每日椽真:解析2027年AI伺服計新設計亮點 | 小米電動車事故 中國欲規範隱藏式門把設計 智慧應用 影音
D Book
236
TI
Event

每日椽真:解析2027年AI伺服計新設計亮點 | 小米電動車事故 中國欲規範隱藏式門把設計

  • 張興民特稿

早安。

受惠於蘋果與NVIDIA擴大下單,台積電2025年第3季業績再創新高,全年美元營收預估增長35%,上看1,220億美元。供應鏈消息特別指出,中國客戶變化值得關注。曾被揭為華為代投、後遭美制裁的算能科技(Sophgo)已在台積電停單,2025年投片與營收歸零;比特大陸占比亦降至2%。顯示在美中科技戰下,台積電正加速調整中國業務結構。

另一方面,DIGITIMES於美國鳳凰城採訪SEMICON West 2025,展會規模創18年新高。SEMI執行長Ajit Manocha指出,全球半導體生態系正逐漸形成多極化格局,除美中外,台灣、歐洲、日本、南韓與東南亞、印度皆是重要支柱。雖然美中兩國加速推動晶片自主,但全球供應鏈仍緊密相依,區域化發展最終仍需跨國合作平衡,任何國家都難以完全脫離他國支持。

台積電領軍半導體製造加速赴美成定局,但台灣製造仍難被取代。劉憲杰

以下是今日5則科技供應鏈重點新聞摘要:

雙倍機櫃架構、微通道蓋散熱現身!  從OCP解析2027新款AI伺服器設計

中國對稀土出口實施全面新限制,標誌中國首次採取重大舉措來管控其主導的關鍵礦產在全球的流通,策AI伺服器動能強勁,NVIDIA與超微(AMD)兩大晶片廠將於2027年推出新架構,可望進一步推升AI伺服器需求。供應鏈人士分析,觀其設計方向有二,一為晶片組面積擴大,二為散熱需求拉升,機櫃空間需擴大,而散熱將走向全液冷與微通道蓋(MicroChannel Lid)的新散熱模組。

SEMICON West回顧:台積電領軍赴美成定局 台灣製造仍難取代

SEMICON West 2025首度移師鳳凰城舉行,在台積電領軍大量投資的帶動下,整個鳳凰城的半導體產業熱度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鳳凰城在地產、官、學界共同努力下,重新建立半導體製造生態系所做的努力,遠非僅只從媒體報導或白宮的各式宣言及政策中,得以窺見一二。

DIGITIMES記者此次實地走訪後觀察,包括亞利桑那州政府在內的整個半導體生態系的每一個環節,正全力彌補美國與亞洲之間在製造業實力上的差距。從業者態度來看,台積電及整個供應鏈赴美的腳步,也肯定會愈走愈快。

三星晶圓代工再下一城 傳攜手現代汽車打造8奈米車用晶片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晶圓代工事業部,傳成功拿下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8奈米車用晶片訂單,目前積極準備生產,預計2028年完成開發、2030年實現量產。

相較之下,南韓業界原本期待的5奈米自駕晶片訂單,則可能延至2026年。不過對於上述傳聞,三星相關人士表示無法透露客戶資訊。

量子產業分工雛形初現 科研團隊搶攻關鍵元件自主化

量子科技突飛猛進,台灣產業界自然不會錯過任何機會。根據國科會在2025未來科技館所規劃的量子科技專區,已經能看到量子電腦產業分工的雛型,從量子晶片設計到製程、再到控制模組,乃至於應用,台灣都有愈來愈多教授和學生參與相關計畫。

2025年是國際量子科學與技術年,台灣也響應全球潮流,由政府多個部會共同出資舉辦的「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中,未來科技館聚焦量子科技,展示台灣量子關鍵技術的研發成果,目標是要儘早建立自主量子電腦供應鏈。

小米SU7事故延燒隱藏式手把安全爭議 中國擬立機械冗餘規範

中國四川近日發生一起小米電動車(EV)SU7碰撞後起火事故,因車門採隱藏式手把設計,現場旁觀者難以及時自外部開門協助脫困,駕駛最終不幸身亡,事件引發社會輿論與主管機關關注,隱藏式車門手把的安全設計再度成為焦點。

外媒報導,監管單位有意加強執法與技術要求,研擬就車門與手把設計訂定安全規範,以降低類似事故風險、提升用路人與車內成員的緊急逃生可行性。市場解讀,後續規範方向將聚焦斷電或碰撞後仍可徒手開啟的機械冗餘機制。

 
責任編輯:張興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