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掌握全球AI大局有玄機 魏哲家為何態度大不同?
台積電法說又劇透!
2025年第3季,台積稅後淨利大賺新台幣4,523億元,創下新高且符合預期,前3季獲利高達1.21兆元,已超越2024全年的1.17兆元。值得注意的是,董事長魏哲家的態度與過往大不同,不再激昂高喊「沒有競爭對手」,對於擴產大計也首次以「紀律(decipline)」回應,看好AI但不躁進的態度,反而獲得更多外界肯定。
對比NVIDIA或是OpenAI等,近期對未來AI基礎建設空前擴張的高漲情勢,台積明顯謹慎保守,不加入客戶與「客戶的客戶」喊拳賽局。魏哲家再次強調,2奈米和A16技術保持領先,幾乎所有業者都與台積合作,持續通吃2奈米以下訂單。
上修資本支出符合預期 訂單掌握度更高
台積電持續看好AI晶片長期需求強勁,全年業績將創高,2026年成長動能可期。魏哲家金句再發、話中有話,其中,首度且多次提及「客戶的客戶」。
台積對「AI大局」掌握度更高,被解讀為是針對此波OpenAI、NVIDIA、甲骨文(Oracle)、超微(AMD)、博通(Broadcom),以及Google等雲端服務商(CSP)所發動的AI算力與資本支出競局。
供應鏈業者表示,受益AI需求強勁、產能滿載及有利匯率,台積第3季與全年業績創高、上修資本支出、美元營收成長幅度,都在預期中,法說會焦點不再談及蘋果(Apple)、高通(Qualcomm)與聯發科等手機客戶訂單,而是全面聚焦AI貢獻。
魏哲家回應話中有話 正面看待AI大勢
進一步觀察魏哲家回應各方問題,不再激昂高亢,而是謹慎看待。
魏哲家直言, 近期AI發展情勢非常正向,大型語言模型(LLM)處理文本的詞元(token)數量爆炸性成長,顯示出使用者對AI模型的導入正在增加,這意味著,需要更多的運算,進而帶動先進半導體需求,同時企業AI需求可期,主權AI正日益興起。
魏哲家強調,客戶持續保有強勁展望,也直接從「客戶的客戶」收到非常強勁的訊號,要求台積提供產能以支持其業務。
台積既有的客戶就是傳統晶片商,像是蘋果、NVIDIA、超微、高通與比特大陸等,而魏哲家所說的「客戶的客戶」是誰?
供應鏈業者分析,台積原本就與NVIDIA、博通等大廠的客戶就有合作,以最新AI投片客戶來看,包括Google、亞馬遜(Amazon)旗下的Annapurna等,而近期上演的OpenAI結親NVIDIA、甲骨文、超微與博通等大廠的戲碼,在資本市場與產業鏈引發「AI永動機」現象,力拱AI算力爆炸式擴張,OpenAI、甲骨文等,應該就是「客戶的客戶」,台積可說是大豐收。
客戶下單至少提前2~3年 轉單更是難上加難
魏哲家也表示,為了應對長期市場需求的結構性增長,台積採用嚴謹而周密的產能規劃系統,除與客戶以及「客戶的客戶」密切合作外,隨著製程日益複雜,與客戶接觸、啟動專案的前置時間,現在至少要提早2 ~3年。
因此,台積可能獲得在產業中「最深入且廣泛的視野。」
供應鏈業者更分析,台積能見度已越過NVIDIA、博通等客戶,全面延伸至OpenAI、CSP大廠,可仔細對照市場供需,對於最擔心的Overbooking,更可檢視實際情況。
此外,2-3年提前合作,也意味著,晶片業者必須及早投片,才能取得產能,台積完全拿捏了客戶長期訂單動向,客戶轉單不易,需要下好離手。此對於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英特爾(Intel)來說,恐不是好消息。
美國亞利桑那廠布局 台積電將加快速度
另針對美國亞利桑那州廠的部署,魏哲家再次表示加速建置外,也首度證實,將加速升級至2奈米以下製程技術,且將再取得更大土地面積。
據了解,先前供應鏈皆已接獲通知,原以3奈米為主的二廠,將加入2奈米製程,也就是美國廠2奈米世代提前來到。
供應鏈認為,隨著台積電加速且擴大美國廠產能與推進製程技術,先前所釋出的2奈米以下產能,美國廠將佔3成的目標應會上調,美國政府期望的台美晶片產能「五五分」或可成真。
除了AI,魏哲家也回應外界針對其他市場及現有政經環境變化疑慮。
魏哲家表示,包括手機、PC等「非AI需求」已落底緩慢回升,庫存水位也相當健康。另外,中國AI禁令對台積電業績不會有影響,2024~2029年AI加速器年複合成長率(CAGR),估可優於先前所預估的44~46%。
而對於外界相當關切的CoWoS產能,魏哲家維持先前看法,前後段產能都非常吃緊,會全力縮小供需差距、增加產能,2026年1月再更新目標。
責任編輯:何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