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3Q吃中美AI對抗紅利 4Q不淡全年營收逾90億美元

中芯國際13日晚間發布2025年第3季財報,淨利1.92億美元、年成長達29%,優於市場預期,顯示在中美爭奪全球AI霸主地位加劇之際,隨著中國政府加速力推晶片自給自足大戰略,帶動中芯恢復獲利成長。

歐盟示警安世荷蘭仍斷供中國晶圓 荷蘭政府稱「下週初」赴中磋商

安世半導體的晶片供應亂象,仍在持續。據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歐盟官員們示警,儘管中方恢復晶片出口,但由於安世荷蘭依舊斷供中國晶圓,歐洲汽車製造商和其他工業公司仍繼續面臨「毀滅性」的晶片短缺,這可能會在數週內導致全球生產線停工。
最新報導
緯創軟體新闢半導體業務有成 3Q25營收獲利均走揚 緯創軟體(緯軟)拓展新領域有成,緯軟董事長蕭清志指出,2025年成立新事業單位,切入IC設計與晶圓代工等半導體業務有成,過去半導體廠外包給100~200家小規模軟體公司,緯軟規模較大,處理客戶業務駕輕就熟
賓士高層訪韓揭「AI車戰」序幕 擬與三星、樂金擴大未來車合作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與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主要高層經營團隊,日前相繼與訪韓的賓士(Mercedes-Benz)執行長Ola Källenius會晤,商討如何在未來車領域擴大合作。綜合韓媒ET
Elon Musk控蘋果偏袒OpenAI案 法院決定續繼審理 美國聯邦法官裁定,蘋果(Apple)與OpenAI須面對Elon Musk旗下X Corp與xAI的反壟斷官司。綜合彭博(Bloomberg)、路透(Reuters)報導,聯邦法官已駁回蘋果的請求,將繼續審理該案。唯法院尚未判定X與
美續禁低階GPU入中 騰訊:GPU資源夠用 3Q25財報優於預期 中國網路科技大廠騰訊(Tencent)13日指出,AI晶片持續短缺正限制雲端業務擴張,公司在供應吃緊下優先將算力用於內部,而非出租給外部企業。此外騰訊高層亦指出,目前騰訊手上的GPU完全夠用,資源並沒有非常
日產與本田談判美國市場結盟 車輛與動力系統聯手開發 日產(Nissan)表示,正與本田(Honda)談判在美國市場展開包含車輛開發在內的廣泛合作。日經新聞(Nikkei)報導,日產社長Ivan Espinosa於11月13日透露,正與本田商議,是否能與本田在美國共同開發車輛及動
NAND市況導致鎧俠季度淨利年減62% 但估2026年將供不應求 由於NAND Flash記憶體的價格在2024年第3季大幅上漲後出現反動,因此日本NAND與固態硬碟(SSD)製造商鎧俠(Kioxia Holdings)公布的2025年第3季合併財報中,營收年減7%,降至4,483億日圓(約29.89億美
力求提高利潤率 傳NVIDIA將啟動AI伺服器全面垂直整合計畫 有最新消息指出,NVIDIA準備對全球AI伺服器供應鏈進行大幅重組,象徵其在AI及高效能運算(HPC)領域的重大轉型;未來不再僅提供GPU或部分元件,而是準備銷售完整組裝好的Level-10(L10)VR200運算托盤
看準AI浪潮 康舒推進伺服器、機架、機櫃電源技術升級 面對AI與高效能運算(HPC)帶來資料中心功率密度快速攀升,電源解決方案領導廠商康舒科技持續推進伺服器、機架與機櫃三層級的電源技術升級。並於法說會中表示,技術升級、系統整合與策略聯盟為主要發展支柱
記憶體「缺料大恐慌」恐至2027年? 品牌、系統廠各自加入搶貨戰局 記憶體搶貨潮進入2025年第4季後愈演愈烈,產業鏈掀起「恐慌性搶貨」風潮。市場傳出,包括華碩(ASUS)、微星(MSI)等多家品牌及系統業者,近期積極在市場大掃貨。業內人士指出,各家雲端服務(CSP)大廠帶
AI掀HVDC電源管理技術革命 台系功率半導體布局迎戰 AI伺服器掀起電源管理的新技術革命,其中高壓直流 (HVDC)被視為解方之一。雖然供應鏈認為,前端技術仍掌握在歐美整合元件(IDM)大廠手中,並非短期即可打入相關市場,但如台系功率元件廠富鼎、力智近期在
DDR5記憶體成2026市場主流 相較DDR4浮現電感新需求 近期記憶體市場缺貨漲價循環方興未艾,帶動整體產業市況扶搖直上,不只帶旺DRAM原廠、記憶體模組廠,連同供應週邊零組件的記憶體封測廠、BT載板廠業績,也在急單貢獻下風生水起。值得注意的是,被動元件產業也
友達祭「全球唯一」與Micro LED老本行 通吃矽光子等AI商機 AI是目前全球ICT產業最熱門的題目,友達積極切入,因應AI能耗問題,開發超省電LTPS面板,同時也看好AR眼鏡將成為AI應用中深具潛力的終端產品,亦將Micro LED技術當成是重點布局,積極搶進矽光子領域。第一
Research Insight:Tesla、比亞迪轉戰智駕新戰場 台廠以AI搶進新價值鏈 DIGITIMES最新觀察,2026年全球電動車(EV)市場將進入成長趨緩階段,年增率約為15.2%,低於2025年(含)以前超過20%的高成長時期。隨著市場快速擴張後出現「內捲」現象,各大車廠為維持產業競爭地位,正將
資料中心「孤島化」成新常態? 微軟CEO示警:AI競賽最大瓶頸在電力 微軟(Microsoft)執行長Satya Nadella近日受訪BG2pod時表示,AI競賽的終極瓶頸已從晶片短缺轉為「電力不足」。揭示AI發展正遭遇能源基礎設施的結構性危機。我們有成堆閒置的NVIDIA GPU,但沒有足夠的電
鴻海合作OpenAI不限於硬體 有望深耕AI軟硬整合生態 鴻海12日舉行法說會,董事長劉揚偉除了再度強調,AI將成為鴻海2026年最重要的成長動能之外,也意外透露將在11月21日年度鴻海科技日(Tech Day)上正式公布與OpenAI的合作計畫,掀起市場高度關注。不過,對於
思科:AI驅動網路設備升級 週期將持續多年、具數十億美元 思科(Cisco)發布優於市場預期的2026會計年度的1季業績表現,其中網路事業部營收年增15%、為77.7億美元,成為帶動總營收成長最大動能,反映企業和雲端服務供應商客戶對高效能網路設備的高需求。綜合彭博
金管會推進金融科技創新 盼早日構建AI生態系 台灣金融新創生態始終未見明顯突破,原因之一在於由金融業受既有體制與風險控管思維限制,難以打破框架,即使導入新技術,恐仍以保守與合規為優先,創新步伐因此受限。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表示,科技業要跨足金融業
摩根大通估AI投報挑戰高 恐重演網路泡沫 摩根大通(JP Morgan)最新報告指出,若AI產業要在2030年前獲10%投資報酬率,每年需創造6,500億美元營收。若平均分攤,相當於全球每位iPhone用戶每月多付34.72美元,或每位Netflix訂戶每月支付180美元額外
南韓世界號第4次發射倒數 韓華Aerospace首度挑樑主導 時隔2年半,南韓自研運載火箭「世界號」(KSLV-II,Nuri)即將於2025年11月27日迎來第4次發射。特別的是,此次是由民間企業韓華Aerospace(Hanwha Aerospace)主導,也是南韓首次在凌晨時段執行發射任務
百度李彥宏談AI泡沫 揭示「昆侖芯」、天池超節點5年藍圖 2025年11月13日舉行的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創辦人兼董事長李彥宏、百度集團執行副總裁沈抖再度揭露未來AI戰略。李彥宏更針對近期外界爭論的「AI泡沫論」提出分析觀點,隨後,沈抖更揭開百度自研晶片「昆侖芯」
新加坡金管局警告AI過熱風險 科技與AI領域股票估值過高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發布2025年金融穩定評估報告,指出當前人們對人工智慧(AI)的樂觀情緒,恐帶來金融風險。新加坡金管局指出,全球多個市場呈現樂觀情緒,然而金融風險卻居高不下,部分股票市場估值過
(獨家)專訪OneWeb亞太副總裁 攜手台灣「四大廠商」共創低軌衛星商機 全球低軌衛星(LEO)進入商轉與規模部署階段,各大營運商加速擴展供應鏈,其中全球LEO二哥Eutelsat OneWeb正擴大台灣供應鏈,將其視為全球生態系的關鍵一環。Eutelsat OneWeb連網事業群總裁Cyril
錯過NVIDIA、台積AI首班車不慌 台供應鏈搶搭區間迎新局 受惠人工智慧(AI)浪潮帶動半導體與伺服器出口暢旺,台經院日前公布上修台灣2025年經濟成長率達5.94%,其中,搭上NVIDIA AI熱潮首班車的相關供應鏈,2023年下半至今獲利大幅成長。如台積電連2年獲利驚人,廠
Sony手機、新興相機CIS挹注獲利創高 關稅陰影衝擊消除 Sony集團2025年度業績成長,除了動畫電影與遊戲事業帶動,半導體事業即影像感測解決方案事業部門(Imaging & Sensing Solutions Segment;I&SS Segment)的成長更為一大因素。Monoist、Mynavi等報導
新AI工廠落腳台南 千萬艘「小艇」算力瞄準無人機、醫療與醫療 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產業格局,在全球科技巨頭進行AI競賽與算力資源高度集中化之際,致力於訊號數據演算法及數據標註的新創希格諾科技,預計投入新台幣30億元,在台南統懋半導體建置AI工廠,將成為台
宇隆2026年放量啟動「三大引擎」 看好車用需求後市、減速機業務進入量產週期 宇隆科技於11月13日在法說會指出,近年積極投入的減速機業務已完成產品線布局,涵蓋行星、微型行星、諧波及RV減速機等系列產品,並陸續導入協作型與人形機器人、機器狗、自主移動機器人(AMR)、無人搬運車
活動訊息
廣告

科技創新未來STM32全方位探討嵌入式技術研討會

2025/11/18
台北維多利亞酒店 1F 大宴會廳B+C區

智慧韌性·靈活布局-高架配電系統驅動AI世代能源新架構

2025/11/18
台北萬豪酒店3樓春夏秋冬廳
智慧應用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