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碰NVIDIA、超微 如何解讀高通加入雲端AI晶片標準品戰局? 智慧應用 影音
D Book
236
DTApp
IC975

強碰NVIDIA、超微 如何解讀高通加入雲端AI晶片標準品戰局?

  • 劉憲杰評析

高通(Qualcomm)公布最新的AI晶片加速卡AI200與AI250,以及相對應的機架設計解決方案,宣示高通正式擴大其在雲端AI晶片的發展力度,兩款產品將分別在2026、2027年在市場進入商用階段,並承諾未來每年都會持續推出新款產品。

第一時間市場看法正面 高通找出手機以外突破點

目前市場端對於高通加入雲端AI晶片戰場,普遍正向看待,認為這讓高通在手機業務之外,找到全新的成長利基。不過,高通並不像聯發科、博通(Broadcom)、Marvell是走特用晶片(ASIC)的發展路線,而是要直接推出標準的AI晶片平台,這樣的做法仍然令業界感到意外。

縱觀現在整個AI晶片市場,希望透過標準AI晶片來和NVIDIA競爭的廠商很多,但除了超微(AMD)有做到一些回擊之外,多數業者都失敗了。而高通現在似乎是想鎖定在AI推論應用,透過其本來就擅長的成本效益面向,來找尋突破口。

高通加入雲端AI晶片標準品戰局,可說是強碰NVIDIA、超微,市場為之振奮。高通提供

高通加入雲端AI晶片標準品戰局,可說是強碰NVIDIA、超微,市場為之振奮。高通提供

擁抱標準品AI晶片 估有兩大原因

IC設計業者觀察,高通先不往ASIC方向走可能的原因有二:

其一,發展ASIC產品,光是持續服務客戶所需要投入的團隊資源就不少了,產品的獲利空間也不會比標準產品來得好。

其二,現在ASIC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真正對開發ASIC有企圖心,且能夠帶來足夠量能的客戶,像是雲端服務(CSP)大廠和AI業者等,大多已有既定合作對象,要在此時切入也不容易,既然有能力開發標準化AI加速卡和整套解決方案,還不如就直接推出自己的平台,來面對更廣泛的客戶。

而在這個市場強碰NVIDIA和AMD,高通的目標,肯定也不是要在短期之內直接超越領先大廠,若從業務角度來看,從既有技術基礎去拓展新的獲利管道,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而若以高通在整個AI端的策略布局來分析,肯定還是希望在「混合AI應用情境」能佔據先機。

擁抱中東主權AI 高通跨足雲端野心強大

高通指出,其AI晶片加速卡除了可以透過整套機櫃的方式提供給客戶使用之外,同時也可以和其他AI晶片方案相容,讓客戶可以自由搭配。對於產品的定位,目前則是強調在AI推論的面向,主打在市場上能夠做到最佳的每瓦效能與總體擁有成本(TCO)。

高通在稍早的COMPUTEX 2025期間,由於出現在NVIDIA的NVLink開放生態系合作夥伴當中,外界都高度好奇,這是否是高通要進一步切入雲端AI市場的起手式。

高通後續也很直截了當地表示,確實在檢視了自家現有的運算技術IP之後,認為有機會在這塊市場找到發揮空間。不過,高通雖公布了AI200和AI250,但是除了每張卡支援768GB的LPDDR記憶體之外,高通並沒有提供更多晶片本身的技術細節資訊,僅能確定其採用了自家NPU技術。

目前高通確定公開的客戶,只有隸屬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的HUMAIN,雙方已經簽訂協議,目標自2026年起,將部署總計達200MW算力規模的高通AI200與AI250機架級解決方案。有了這筆大單的挹注,高通的雲端AI發展勢必也會有更高的信心。

高通執行長Cristiano Amon於COMPUTEX 2025發表主題演講。李建樑攝(資料照)

高通執行長Cristiano Amon於COMPUTEX 2025發表主題演講。李建樑攝(資料照)

Oryon CPU潛力高昂 高通步步為營

高通雖仍強調主要目標是要全力促成邊緣AI普及化,但既然市場未來趨勢就是讓雲端和邊緣進一步整合成混合AI,那站在高通的立場來說,還是得儘可能地觸及所有AI推論的領域,推出自家雲端AI晶片及軟硬體解決方案,就是其跨出的第一步。

事實上,高通也不是唯一一家試圖兩邊都囊括的公司,如Google、蘋果(Apple)等大廠,都試圖要強化自家的混合AI生態系,與其說高通要挑戰NVIDIA和AMD的市場,不如說高通是要搶先為下一波更大的浪潮提前準備。

當然,高通肯定也不會完全排除投入ASIC市場的可能性,畢竟高通的技術儲備並不只有NPU,Oryon CPU也是高通認為非常強大的IP之一,如果有大客戶願意嘗試,高通想必也不會拒絕。
責任編輯:何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