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co、Cohesity、VAST與零壹聯手,繪製AI資料中心完整戰略藍圖
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企業核心,從模型訓練到推論部署、從資料治理到資安防禦,企業已從「準備導入」走向「全面重構」。在這場技術與營運交錯的變革中,資料中心不再只是算力支援者,而是AI應用的戰略基地。如何打造真正落地、安全可信且可持續擴充的AI基礎架構,成為企業決策者無法迴避的關鍵課題。
日前舉辦的「打造安全可信的AI資料中心」論壇中,Cisco、Cohesity、VAST Data與零壹科技四方技術專家齊聚,全面揭示AI資料中心在算力、韌性、儲存與資安聯防的設計思維與實踐策略。台灣思科雲及AI架構事業群資深業務協理黃明杰指出,AI正加速重塑企業營運模式,企業需要的已非單純硬體升級,而是一套可觀測、可防禦、可復原的整合架構。
韌性為盾、效能為矛 建構AI資料中心雙核心底座
零壹科技技術顧問劉建坊指出,勒索軟體已進化為AI輔助的橫向擴散,且優先鎖定備份系統執行攻擊。企業需從「有備份」轉向「備份可驗證、可快速復原」;Cohesity以不可變儲存、惡意軟體掃描、自動化還原、稽核可視性四大機制,助力企業實現此目標。他強調,備份資料不僅是保險,更是AI訓練的關鍵資產,所以企業應強化備份的防禦韌性,讓每次備份皆具可用性、可信任性與再利用價值,成為AI時代的營運支柱。
VAST Data東協及大中華區售前經理郭念恩表示,AI訓練與推論對資料平台的需求已遠超傳統儲存架構負荷。VAST採用「Share Everything」架構,以單一命名空間支援橫向擴展,透過零副本資料流消除資料搬移與重複儲存瓶頸;同時原生整合向量資料庫與事件流處理,能直接對接Flink等工具,支援從資料收集、清洗到推理的全流程。
因此,VAST不只是儲存產品,而是支撐AI資料管線的整合平台,確保資料在不同工作負載間流動順暢、治理一致。當資料平台從限制轉為驅動力,企業才能真正釋放AI效能,將資料轉化為決策與創新的核心引擎。
Cisco資深技術顧問廖偉勝指出,AI導入的重點不僅是挑選模型,亦包含基礎架構的全面重構。Cisco Secure AI Factory的設計理念,在於UCS GPU伺服器具備最大化運算與模組化彈性擴充能力,搭配CVDs驗證架構,可快速部署並支援從4B到200B以上模型的彈性運算架構。
更重要的,Cisco提供的不只是運算或網路基礎設施,而是涵蓋運算、儲存、網路與資安的一體化軟硬體整合平台,如納入VAST Data、Cohesity等夥伴方案,賦予AI資料中心即時防禦力、高效復原力與全面可視性。
AI資安聯防共生圈 打造偵測、回應與復原的防禦閉環
零壹科技技術顧問潘德誠提出「AI資安聯防共生圈」概念,整合Cisco、Cohesity、Splunk與VAST Data,構築能落地、可擴充且具防禦韌性的資安架構。他指出,資安不再是單一產品的孤軍防守,而是多模組、多來源的協同防禦。
透過Cisco XDR串接端點、網路、身分、雲端等遙測資訊與威脅情資,經由Splunk進行資料整合與情境化分析,再結合AI輔助的自然語言查詢與自動化Playbook,可顯著降低MTTD與MTTR。
在實務層面,潘德誠展示勒索軟體攻擊的聯防流程:XDR偵測異常事件後,自動通知Cohesity執行即時備份,或指示VAST建立不可變快照,並同步透過Webex通報值班人員。他認為,這種閉環式自動化聯防才是真正能落地的資安策略。在建構AI資安聯防共生圈的過程,零壹不僅扮演技術整合者,更是企業AI導入與維運的在地夥伴,並協助持續優化資安韌性。
本次論壇涵蓋算力平台、資料韌性、儲存架構與資安聯防,不僅是技術展示,更是落地實踐的集體回應。四家技術領導者攜手勾勒AI資料中心的整合架構,並非拼裝式工具堆疊,而是一套可觀測、可防禦、可復原的戰略底座。在AI驅動的競爭格局中,唯有落地的架構設計,才能讓企業看得清、動得快、守得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