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韌體到信任根:快閃記憶體成為伺服器安全的關鍵推手 智慧應用 影音
D Book
236
康旭ANDREW
DForum0912

從韌體到信任根:快閃記憶體成為伺服器安全的關鍵推手

  • 台北訊

安全快閃記憶體守護韌體,奠定現代伺服器的信任基礎。華邦

安全快閃記憶體守護韌體,奠定現代伺服器的信任基礎。華邦

隨著數位基礎設施逐漸成為現代企業與雲端服務的關鍵支柱,伺服器早已不再只是單純的運算單元,而是承擔計算、儲存以及網路連結的重要節點。在這樣的轉型中,快閃記憶體逐漸扮演起核心角色。它不再只是儲存系統韌體的被動元件,而是成為影響伺服器安全、信任建立與運行韌性的關鍵基礎。

事實上,在一部現代伺服器中,安全啟動(Secure Boot)、韌體更新、身份憑證、乃至於加密金鑰,全都仰賴快閃記憶體來承載。程式碼與資料的集中存放意味著,只要快閃記憶體受到攻擊或被竄改,整個IT基礎架構都可能陷入癱瘓。

從攻擊者的角度來看,破壞作業系統已不再是唯一選項,滲透儲存在快閃記憶體中的韌體,反而成為更具隱蔽性與破壞性的手段。一旦信任根遭到破壞,無論作業系統或應用程式層級採取多少防護措施,整個系統的可信度仍將蕩然無存。

風險逐漸浮現:從作業系統轉向韌體

近年來的多起實際案例揭示,威脅早已不僅止於軟體或網路層面,而是直接針對伺服器最深層的韌體與記憶體展開攻擊。例如,伺服器管理控制器(BMC)中的韌體若遭篡改,將形成作業系統無法偵測的持續性威脅,使攻擊者能在不被察覺的情況下長期控制伺服器。

供應鏈攻擊同樣日益猖獗,在製造、測試或更新階段,惡意程式碼可能被悄悄注入韌體之中。另一方面,不安全的記憶體介面也可能成為突破口,讓未經授權的程式碼在伺服器內執行,繞過原有的安全認證機制。

這些攻擊帶來的共同特徵是:它們不再依賴傳統作業系統漏洞,而是直接瞄準伺服器硬體基礎,尤其是快閃記憶體。這不僅增加了防禦的難度,更讓「韌體即安全邊界」成為新的共識。
了解最新資安法規與趨勢,立即免費下載最新硬體資安安全白皮書

從被動到主動:快閃記憶體的角色轉型

在過去,快閃記憶體多被視為一個單純的儲存裝置,只需確保讀寫正確即可。然而,面對日益複雜的資安威脅,它必須進化為主動的防禦者。當前新一代伺服器對快閃記憶體的要求已不再只是容量與速度,而是涵蓋一系列安全功能,包括:

首先是硬體層級的存取控制,確保未經授權的讀寫請求無法進入記憶體核心。其次,所有韌體在執行或更新之前,必須經過驗證程序,以避免遭到惡意程式碼替換。為了防止攻擊者利用舊版漏洞,快閃記憶體也需具備「防回滾」機制,避免系統被強制降級至不安全版本。

此外,安全金鑰的保存亦是核心課題,尤其是在後量子時代來臨之前,能支援後量子加密(PQC)的金鑰存儲成為必要能力。同時,快閃記憶體還必須能保存防篡改證據與事件日誌,提供未來稽核時的重要依據。最後,隨著供應鏈安全風險攀升,快閃記憶體應直接支援安全供應鏈驗證與韌體簽章驗證,確保每一份韌體皆來自可信來源。

這些功能並非錦上添花,而是符合國際安全標準的基本條件。舉例來說,美國NIST SP 800-193明確規範了韌體韌性需求,UEFI Secure Boot則是業界廣泛採行的啟動安全機制,而針對供應鏈風險,NIST 800-161以及歐盟《Cyber Resilience Act》都提出了具體要求。更重要的是,這些機制同時為後量子安全奠定基礎,確保數位簽章在量子運算時代仍能抵禦潛在攻擊。

華邦W77Q:新一代伺服器的安全基石

在這樣的產業背景下,華邦(Winbond)推出的W77Q系列安全快閃記憶體,為伺服器廠商提供了一條明確的解決方案。這款產品並非僅僅延伸傳統快閃記憶體的功能,而是透過內建的安全邏輯,讓記憶體本身成為伺服器防禦體系中的主動參與者。

W77Q系列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對安全啟動的全面支援。它內建數位簽章驗證機制,能確保伺服器在上電啟動的第一刻起,就在可信環境下運行。值得一提的是,它還支援LMS的後量子演算法,提前為量子計算帶來的挑戰做好準備。

另一方面,金鑰的保護同樣是W77Q的強項。它能在硬體隔離的安全區域中存放金鑰,包括後量子加密所需的公私鑰,避免因系統漏洞或外部攻擊導致金鑰外洩。所有寫入或更新韌體的行為,都需經過硬體驗證程序,阻止惡意軟體趁隙而入。

更重要的是,W77Q內建的加密引擎支援先進的數位簽章驗證機制,能在每一次韌體寫入或讀取時,直接在快閃記憶體內完成真實性檢查。無論是製造時的預燒錄,還是透過網路進行的更新,W77Q都能在處理器之外獨立驗證來源,形成額外的安全屏障。

這樣的設計有效化解了過去數個關鍵風險,包括製造過程中的韌體劫持、物流階段的篡改,以及透過受損更新渠道引入的假韌體檔案。同時,它也能阻止未經授權的修改繞過作業系統檢查,提供伺服器從出廠到運行全生命週期的完整防護。

後量子時代的供應鏈挑戰

隨著外包製造與全球化供應鏈日趨普遍,資安議題已經不再侷限於單一企業或單一地區,而是整條供應鏈的共同責任。這意味著,一旦供應鏈某一環節出現漏洞,攻擊者便可能藉由韌體更新或物流竄改滲透至最終產品。

因此,記憶體層級的安全驗證不僅是一種防護措施,更是一種必要條件。尤其在後量子時代來臨前,能同時支援PQC與供應鏈驗證的解決方案,將成為伺服器廠商不可或缺的選擇。華邦W77Q便是順應這一趨勢而生,它幫助伺服器產業建立起橫跨製造、部署與維運的信任防線。

架構未來:以快閃記憶體為核心的信任根

快閃記憶體角色的演變,實際上反映出產業對資安的全新理解:安全必須從最底層開始,並層層向上延伸,從晶片到雲端,缺一不可。伺服器作為現代數位生活的核心,無論是銀行交易、醫療系統,還是AI模型的雲端訓練與推論,都必須在可信環境下進行。

華邦W77Q的推出,不僅回應了當前的安全需求,也為未來可能出現的威脅預先鋪路。透過支援後量子加密、安全供應鏈驗證與零信任架構,W77Q系列協助伺服器製造商構建新一代的安全防線。

在這個信任既是商譽保證、同時又是攻擊目標的時代,能在記憶體層級建立起無可撼動的防護,意味著保護的不僅是單一產品,更是整個產業生態與企業計畫的核心價值。快閃記憶體已不再只是存放資料的載體,而是承擔起守護數位未來的第一道防線。

如需進一步了解華邦電子的安全快閃記憶體產品,請造訪華邦官網:華邦安全快閃記憶體直接與華邦聯繫下載最新硬體資安安全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