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體「缺貨之路」明確 模組廠:電子業高層不再談價、跪求要貨 智慧應用 影音
D Book
231
element
NVIDAI & 益登

記憶體「缺貨之路」明確 模組廠:電子業高層不再談價、跪求要貨

  • 韓青秀台北

威剛董事長陳立白(左三)出席電影《冠軍之路》記者會,分享近日觀察記憶體市況。李建樑攝
威剛董事長陳立白(左三)出席電影《冠軍之路》記者會,分享近日觀察記憶體市況。李建樑攝

記憶體瘋狂缺貨漲價,模組廠威剛董事長陳立白表示,第4季DDR5漲幅超過DDR4,且DRAM毛利率優異,上游原廠將部分NAND Flash產能轉為生產DRAM,導致NAND更缺。陳立白也證實,多家電子大廠已出動「老大」帶隊「跪求」要貨,包括雲端服務(CSP)廠也只拿到原先需求量的3成,手機、PC品牌新機種可能延後上市,即便降規也難以完全解決缺料。

另外,工控記憶體模組廠宜鼎董事長簡川勝也說,現在市場需求是供貨數的「N倍大」,宜鼎每日首要任務就是「要把貨分配給哪些客戶」,內部優先策略就是讓供應夥伴「不會停線」,尤其是系統廠受傷較大,缺貨嚴峻,如今已沒有客戶再來談價,真正稀缺的是貨源。 
 

DDR5、DDR4 DRAM缺貨 暫無緩解跡象

儘管近期外界對記憶體缺貨傳出不同看法,陳立白表示,目前無論是DRAM還是NAND Flash,至少在2026年上半都將持續缺貨。

其中,DDR5跟DDR4均沒有緩解跡象,2025年第4季DDR5漲幅就會超過DDR4,DRAM缺口在短期內缺乏新增產能救急,僅能透過製程微縮提升位元,預估2026年下半DRAM仍將嚴重缺貨。

由於DRAM毛利較高,原廠開始將NAND產能轉移至DRAM,勢必推升原廠2026年獲利比起今年更加亮眼,但也壓抑NAND產能,加上傳統硬碟(HDD)產能缺口也加速採用固態硬碟(SSD)做填補,NAND缺貨較先前預估更嚴重。

宜鼎簡川勝則說,Flash第4季起明顯漲價,「起手式」與2季度前的DRAM模式相似,都受到缺貨牽動價格以及供應配置變化,記憶體成為AI基礎建設的戰略性物資。

上游原廠優先順序是,雲端AI作為2026年決勝點,AI推論的產業應用需求加速成長。簡川勝預計,2026年是「雙缺一落地」:DRAM、NAND雙雙大缺、邊緣AI應用將會落地。

中國業者能救急? 台廠估短期救不了近火

雖外界預期中國記憶體廠將擴產,但陳立白認為,目前中國在全球記憶體市佔率僅約10%,難以彌補全球性缺貨缺口。且增產短期並無助益,從經營角度來看,中國業者只會朝向DDR5和高頻寬記憶體(HBM)發展,未聽說要重新回來擴產DDR4。

陳立白也證實,近期觀察到,多家電子大廠紛紛派出公司最高層或二把手主管搶料,率領採購團隊出馬向原廠「跪求」貨源,需求強度多年未見。

陳立白強調,不只台灣電子大廠搶貨,CSP大廠也派出前二大主管出面,若能拿到原先需求量的3成已屬幸運,多數客戶甚至連不到3成;至於手機、PC 等傳統大戶的優先順序已被擠到後段,多數品牌2026年只能拿到原本的5~7成貨量。

幸好HBM後段產能仍不足,原廠必須保留部分產能給傳統DRAM業者,反而避免了手機、PC出貨全面斷鏈。

電子業採購主管頭痛 沒燒香也要抱佛腳

陳立白坦言,過去記憶體價格一旦急漲,就引發需求降溫,但這波AI導致缺貨漲價非常猛烈,各家採購主管為避免斷貨、要保住自己烏紗帽,甚至「跪求」搶貨,預計2026年CES勢必掀起各家搶著拜會記憶體大廠,「平時有燒香是最好,平時沒燒香也要臨時抱佛腳」。

隨著記憶體原廠安全庫存已見底,陳立白表示,如今「做多少、賣多少」,市場也不可能出現雙重下單(double booking),因為根本沒有多的貨可訂,未來2~3季合約價也將一路往上,現貨價更是漲翻天,原廠連1個月後的供貨都不敢承諾。

威剛2025第4季毛利率估顯著高於第3季,但2026年將保留給主力客戶或策略客戶,整體出貨量難以再創高峰,但全年業績仍可望成長逾2成,且ASP將大增,預估2026年3月以前將達到庫存金額新台幣200億元的目標。

宜鼎則認為,未來幾個季度~未來1年都「不會有訂單的問題」,AI驅動下,記憶體產業將形成更長期、更深的結構性緊俏

 
責任編輯:何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