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聯大世平集團齊聚眾大廠 共繪邊緣AI平台應用新藍圖
人工智慧與邊緣應用帶來的產業變革,積極研發前瞻技術、推動產品應用落地成為掌握商機的必要策略,大聯大控股旗下世平集團主辦的「平台賦能未來,邊緣AI智慧論壇」中,邀請各產業領域專家,分享最新市場趨勢與解決方案。
大聯大控股副總林春杰在致詞指出,世平集團深耕半導體產業45年,一路推動上下游產業創新,如今更以通路商角色連結供應鏈與落地應用。面對AI新時代,世平集團透過高效能運算與低功耗設計,協助客戶實現技術量產與差異化競爭力。
AI、半導體與地緣政治 三重變局下台灣需打造差異化價值
DIGITIMES暨IC之音竹科廣播電台黃欽勇董事長指出, AI正從創意走向推理,逐步取代文字與語言工作,挑戰在於如何從既有答案中創造差異化價值;半導體仍是產業核心,台灣憑藉完整供應鏈與IC設計優勢維持獨特地位;而美國貿易戰與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正重塑全球供應鏈。
地緣政治上,美國重建製造業卻受人口與基礎不足制約,中國以「China for China」推動自給自足,台灣則在東亞扮演樞紐,日本、南韓與台灣才是真正「inside-out」產業國,新加坡則偏向外資驅動,歐洲與台灣互補。他強調未來應以「共同創造」推動共享生態,建立多元應變策略,強化國際合作與市場話語權,確保台灣在AI、半導體與地緣政治三重變局中持續發揮影響力。
生成式AI與小模型推動應用快速擴散,邊緣AI正成為全球焦點。資策會軟體技術研究院蒙以亨院長強調,AI發展需要生態系思維,硬體廠商與解決方案公司唯有合作才能落地創新。資策會軟體技術研究院已全面轉型,以AI為核心推動專案並建立產業合作模式。
蒙院長指出,邊緣AI應用涵蓋智慧製造、物流、交通治理、零售與農業等場域,技術重點在於模型小型化、低功耗晶片、多感測器融合與雲地協同。他最後表示,邊緣AI是產業必然趨勢,核心在於快速落地、降低部署門檻並確保可信與安全,資策會將持續協助產業共創AI生態,推動台灣在智慧交通與智慧製造領域領先發展。
邊緣運算漸受產業重視,但也面臨多種挑戰。Intel Partner Solutions Architect陳怡孝表示,為協助產業克服瓶頸,Intel採取四大策略:聚焦製造、零售、交通等垂直領域需求;提供從Entry-level Edge到Data Center與Cloud的完整產品組合;透過與ODM/OEM、軟體商與系統整合商合作讓方案落地;並以全流程思維涵蓋資料前處理到部署。
Intel並提出三大核心方案,包括AI Edge System提供正確選型與Benchmark工具;Edge AI Suite提供開源Reference Software 與Sample Apps,降低開發門檻;Open Edge Platform整合AI Library、管理框架與Microvisor Toolkit,加速部署並保留程式碼價值。陳怡孝強調,Intel將以晶片、平台、軟體與生態系的全面布局,加速合作夥伴完成AI解決方案開發,推動邊緣AI的高效落地。
AI時代核心動能 AMD、Broadcom、Micron建構算力生態藍圖
AI快速發展,端到端解決方案成為產業焦點。AMD Sr. Manager張堯竣指出,信任是AI生態的核心,AMD以合作、準時交付、開放生態與完整產品組合建立信任。AMD布局涵蓋 Cloud、Edge、Client三層:雲端以MI系列GPU持續推進,效能每代提升2.6至3.5倍,推論性價比成長逾三倍;邊緣已於2025年7月推出Radeon AI Pro R9700[E陳4] [S李5] ,支援多卡擴充與中大型模型推論;終端則有Ryzen AI Max APU與Ryzen AI Pro GPU,提供個人化與專業AI運算。
軟體層面,ROCm 7支援更多框架與演算法,並透過開源策略降低開發門檻。應用案例涵蓋虛擬試衣間、影像去背、老照片復原、即時口譯與模組化AI Pipeline,展現多元價值。張堯竣指出,AMD結合CPU、GPU、NPU、FPGA與開放生態,目標是讓每位AI使用者都能在Cloud、Edge、Client享有最佳體驗,成為推動端到端AI的關鍵力量。
網路通訊已成為AI關鍵基礎建設,Broadcom Taiwan Country Manager陳奎亦指出,AI架構擴展模式分為單一伺服器內多GPU的Scale-up,以及跨資料中心大型Cluster的Scale-out,挑戰在於如何高效整合算力與記憶體。
Broadcom提出三大核心方案:Tomahawk Ultra,低延遲250ns、高頻寬51.2Tbps,適合GPU短訊息交換;Tomahawk VI,單晶片支援102Tbps,可串接128K GPU並具備智慧路由;Jericho IV,每Port 800G、可聚合3.2Tbps,支援跨資料中心互聯與全封包加密,並具遠距記憶體存取功能。
陳奎亦強調,過去技術碎片化造成平台割裂,Broadcom推動以成熟的Ethernet作為統一標準,並已開放至OCP推廣。總結而言,Broadcom將以高頻寬、低延遲、安全與開放標準,提供從單Node到跨資料中心的完整方案,成為推動全球AI擴展的關鍵力量。AI新時代,加速智慧化發展
隨著AI全面普及,自駕車、醫療、智慧製造到個人工作場景皆快速導入智慧應用。Micron Sr. Manager林文斌表示,Micron全球擁有11座製造基地、13個實驗室與完整業務布局,可提供涵蓋資料中心到邊緣的解決方案。
核心產品包括比同業省電30%的HBM3E、DDR5/MRDIMM、GDDR6/X、LPDDR5X與LPCAMM2低功耗記憶體、CXL CZ120擴展方案,以及6500 ION與9550 SSD高效能儲存,廣泛應用於汽車、工業、IoT與5G等領域。應用案例涵蓋智慧製造儲存需求倍增、GPU級醫療影像運算、TB級智慧監控與高耐用5G模組。
林文斌強調,生成式AI與高解析度影像辨識對記憶體需求激增,再加上多核心架構對頻寬的挑戰,必須以新世代技術突破。他總結,Micron將以完整產品組合支撐資料中心到邊緣的AI部署,加速智慧化發展,成為全場域記憶體與儲存的領導者。
邊緣智慧×平台賦能 多元方案加速AI落地
除了專題演講,此次論壇也邀請多位專家,分別聚焦於「邊緣智慧」與「平台賦能」兩大主題。在「邊緣智慧」專題中,KIOXIA介紹生成式 AI 浪潮下企業如何運用快閃記憶體與儲存技術,為資料密集應用打造高效能基礎;onsemi則以AI伺服器為例,剖析PC電源管理解決方案的演進與市場趨勢;Vishay進一步延伸至電源元件創新,探討如何藉由高效率元件設計支撐未來 AI 伺服器龐大的電力需求; Nexperia帶來 AI 對終端應用的衝擊觀察,並介紹其產品組合如何因應快速變動的市場。
在「平台賦能」專題中,NXP分享在IIoT領域的前瞻方案,展現智慧平台如何預見未來場景需求並提升系統彈性;新唐科技說明如何讓AI開發像MCU一樣好上手,降低門檻並加速生態系擴展。OMNIVISION帶來AI邊緣運算下的CMOS感測解決方案,聚焦低功耗/高動態範圍感測與邊緣影像處理在智慧終端的價值;最後由MemryX分享如何讓 Edge AI導入變得輕而易舉,強調專用推論加速與軟硬整合工具如何縮短從 PoC 到量產的時程,並在多模型、低延遲與能效之間取得平衡。
「平台賦能未來,邊緣AI智慧論壇」不僅展現全球大廠的最新技術與解決方案,也勾勒出台灣產業鏈在AI與邊緣應用上的機會與挑戰。世平集團致力於串聯上下游產業夥伴,共同打造堅實的AI生態系。未來,世平集團將持續秉持「共創共好」的精神,持續深化跨域合作、加速生態建構,讓創新真正落地,為智慧化發展注入長遠動能,並鞏固台灣在全球新一波科技競局中的關鍵地位,進而為全球智慧化發展貢獻長遠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