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創造最觸動人性的內容:創造智能連袂AWS,突破虛擬人科技天花板 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ADI

用AI創造最觸動人性的內容:創造智能連袂AWS,突破虛擬人科技天花板

  • 施沛予台北

Aikka新北春紛節。AWS
Aikka新北春紛節。AWS

在技術掛帥MarTech領域中,創造智慧是最充滿人味的行銷科技公司,辦公室坐落於三立大樓,緊鄰集團藝人經紀部門,最膾炙人口的作品,就是打造出AI虛擬偶像Aikka練習生,並挑戰超高難度Live實境演出。身為三立集團其中一員,創造智慧的成員蘊含著說故事的DNA,以AI賦能帶動集團與客戶實踐落地轉型。

媒體是勞力密集的內容產業,擁有數據卻難以變現;AI公司技術深厚,卻無流量,要靠客戶數據鍛鍊模型。2022年成立的創造智慧,巧妙融合媒體與AI特性,挾著三立集團資源,構築出「流量池」與「科技」兩大優勢。

執行長林慧珍照片。AWS

執行長林慧珍照片。AWS

創造智慧為廟方平安祭典的大總理,建立起虛擬分身,串接專業知識庫,在Line解答信徒各種迎王大小事,還能即時查詢繞境隊伍位置。AWS

創造智慧為廟方平安祭典的大總理,建立起虛擬分身,串接專業知識庫,在Line解答信徒各種迎王大小事,還能即時查詢繞境隊伍位置。AWS

創造智慧切入策略,有別於純MarTech公司。執行長林慧珍觀察,AI新創普遍遇到兩大困難,沒專業領域知識(Domain Know-How)與缺乏資料庫。她坦言被三立集團找回來任職,「務實」一直縈繞在她心頭。曾是資深媒體人出身,也跨界數位產業多年,第一個浮現她腦中的就是,「落地應用是不是可行?能不能達成客戶目標?完成客戶想要的事?」

精準引流轉換,構築客戶第一方私域

要做到精準行銷,首先是數據為王!林慧珍反覆跟客戶溝通,要握有第一方數據。因為投廣費用,未來只增不減!不能漫無目在廣告大海中撈捕,而要在自己的池塘養大魚苗。創造智慧引流全台灣最大MCN(多頻道聯播網)─三立,年觀看量超過70億、3成來自海外的媒體流量,至客戶第一方私域。創造智慧成立初期,也先為客戶打造CDP顧客數據平台。

「我們一開始想做CDP,蒐集客戶官網數據,然後去做推薦,提升轉換。」實際接觸市場後,發現中小企業網站普遍建置不佳。林慧珍立刻調整策略,轉向至LIINE CRM。比如,當零售業者在各開店平台上販售產品,能協助夾帶會員優惠導入Line官方帳號,建立起自己流量池的會員,再轉換至更多優惠和產品的品牌官網上。

林慧珍直言CDP若沒連結自動化行銷(Marketing Automation;MA),就只是貼標,不具備精準轉換意義,「我更在乎後面MA那一段。」由於後段Call To Action更重要,創造智慧也打造「AiTAGO」自動化行銷平台,當CDP把第一方數據練出來,就能透過AI做到精準轉換。像消費者線上購物瀏覽網頁,依條件彈跳推薦商品視窗,背後牽涉的「自動化推薦」技術,採用AWS產品。

其實三立集團本身就是AWS的用戶。林慧珍解釋創造智慧,考量資源與產品線後,銜接AWS更順暢:「我們會從集團角度思考,綜合成本與服務考量,因此創造智慧也延續使用。」

用AI說好故事、黏住社群

創造智慧不同於傳統MarTech廠商,還提供客戶代操社群服務,運用AIGC引流。林慧珍發現不少企業只會產出內容,卻不會操作社群。「對我來說社群也是內容一種,怎樣把內容轉換成更有趣、更有梗,去吸引年輕人產生互動觀看,才是核心所在。」關鍵就在於用創意去跟粉絲互動,而非一直投廣。

三立走紅20年的連續劇《台灣龍捲風》,就被創意翻玩成迷因梗短影音,連結旅行箱產品,精準把流量池導入給客戶。林慧珍表示,過去要做影片對企業不容易,但今天科技能快速生成影像,再搭配創造智慧善於講故事的專業能力,「怎樣根據商品找到合適受眾,並用創意內容結合AIGC去建立互動,這是我們摸索出來的核心技能。」

從聚焦CDP到延伸LINE CRM,創造智慧背後策略其實一脈相承,皆運用龐大素材腳本庫,以科技減少內容產製負擔。無論是創造AI虛擬人或AI客服,本質在解決人力問題。

南台灣每三年一次民俗慶典「東港迎王」,2024年創造智慧為廟方平安祭典的大總理,建立起虛擬分身,串接專業知識庫,在Line解答信徒各種迎王大小事,還能即時查詢繞境隊伍位置;另外,還找上「寶島神很大」主持人柯大堡、曾甜,以其虛擬人生成祭典介紹影片。林慧珍表示:「若要找柯大堡真人拍攝,要花高價才能請到他。但現在我們可以複製出虛擬分身,只需要幾十秒的影片和聲音,就能快速練出AI虛擬人。」

超越日韓,挑戰奧運級虛擬人技術

提到創造智慧最具代表性的虛擬人,非Aikka莫屬。這位會成長的AI練習生,是與三立的製作人和藝人經紀人共同培育,從五官到嗓音全由AI刻劃。2023年更在三立《完全娛樂》節目實境演出,實現電視製播與遊戲引擎的展演串聯。2024年更進化成Aikka 2.0,除了在奧運賽事播報、廣告盛會DigiAsia載歌載舞外,也化身鴻海第一部投資影劇《Q18量子預言》的宣傳大使,以全生成式AI產製出介紹量子的科普影片。

要打磨出專業級AIGC內容,在於創造智慧擅長Storytelling,且兼具技術與影像編導出身的專業跨領域人才。比方製作《Q18量子預言》科普影片,用傳統3D動畫製作過程耗時、耗力,但現今AIGC影像品質與成果,讓從事媒體影視多年的林慧珍也大感驚豔,「而且創作過程省下的成本,不言可喻。」

訓練Aikka過程中,創造智慧使用Amazon Bedrock進行文字輸入、智慧應答等模型訓練。另外也大量運用Amazon SageMaker在文字轉語音、聲音模型訓練和推論、語音對嘴…等AI解決方案。創造智慧總監吳榮彬表示,Amazon Bedrock大語言模型相當於大腦,但為了省成本,如聲音訓練可以用較小模型,就會放在SageMaker平台上運行,「Amazon Bedrock跟Amazon SageMaker之間有Agent可以呼叫、彼此串連,就可以視需求建立非常多的解決方案,我覺得這是很好的方式。」吳榮彬進一步解釋,像Aikka是會唱歌的虛擬人,但可能其他人想做會講笑話的虛擬人,就可各取所需,以客製化打造。

Aikka持續成長過程中,不斷挑戰AI虛擬人世界的天花板,超越日、韓侷限,創造智慧總監吳榮彬坦言這條路非常挑戰,而Amazon Web Services(AWS)提供最大協助,就是能把Aikka所需的最新技術,真正帶回去研究,並回頭提供解答。吳榮彬不諱言,雙方互動過程讓他備受感動:「對我來講AWS已不純粹是個廠商,而是真的能夠討論,也願意把我們東西帶回去研究的好夥伴。」

AI轉型落地,靠企業文化與工作流實踐

「我們現在應該要從數位轉型,轉到AI上。」即便先前沒數位化,仍然可以跳過直接AI轉型,透過無代碼(No-Code)讓企業無痛接軌。林慧珍描述創造智慧以虛擬人、客服機器人或AIGC素材製作,協助企業行銷導流與完成精準推薦,其實這一連串過程就是在用AI做轉型。

AI轉型有兩項成功關鍵。一、企業文化是重要驅動力。二、有無落實在工作流程中。AI並非取代員工,而是騰籠換鳥!創造智慧做為三立轉型的先遣部隊,率先投入影視產製流程AI化。其實三立是台灣最早數位化的電視媒體之一,累積完整數位化片庫,涵蓋腳本與文案。創造智慧把先前數位化內容,運用AIGC重新生成腳本與分鏡,推出韓漫風格的動畫作品。

過程中也遭遇技術挑戰,比方要讓AI能改寫腳本中的三角形符號(△ 通常是指畫面說明或畫面描述),光訓練ChatGPT就要一個月,才讓腳本自動生成分鏡。當證明AIGC影音作品,已達到專業水平。創造智慧打磨多時的AIGC解決方案也即將推出,規劃以AIGC商業影音(如廣告)及AI短劇進入市場。

唯快不破!唯有人不可取代

科技時代唯快不破!創造智慧以「AI賦能行銷」作為定位,快速投入市場實驗落地,從結果中反饋修正。林慧珍剖析,創造智慧這四年取得一定成果,在於兩大要素。首先,團隊成員願意快速迭代產品,「即便內部會有衝突,但最後仍有共識決,調整產品跟技術面對市場。」其次,強大說故事能力。有別於純技術的系統商,從大型媒體集團中誕生的創造智慧,強項在於具備說故事能力與數據庫。

林慧珍坦言,好故事靠的是「創意」和「不斷試錯」(try-and-error)。要發想出共鳴的內容,AI尚無法取代人類,人腦感性蘊含重要價值,「否則不會這麼多年還有人一直在看《食神》,或年輕人早就不清楚的《台灣龍捲風》劇情,現在卻成為瘋傳的迷因梗。」接下來時代,同時懂AI、又懂說故事的企業與人才極度稀缺,也將會引領未來的創意潮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