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AI帶到產線現場 AWS助雲界數位創新以NeoEdge打造智慧製造數位橋樑
當AI與物聯網持續融合,邊緣運算成為推動產業數位轉型的關鍵技術。雲界數位創新(eCloudEdge)自2024年成立後,便聚焦於邊緣運算與OT(營運技術)數據治理兩大核心,透過自研的NeoEdge平台,協助客戶在工業現場完成感測數據的擷取、轉換及載入,即為OT數據之ETL(Extract, Transform, Load),並支援AI模型於邊緣端的部署,實現Physical AI與多感測器融合(Sensor Fusion),解決製造、交通運輸能源產業在OT與IT整合上的長期痛點。在此基礎上,雲界數位創新再藉由SaaS架構與Amazon Web Services(AWS)全球雲端資源,降低企業導入門檻,加速應用落地,從而擴展到多元場域。
多感測融合+邊緣運算 雲界NeoEdge讓AI真正落地產線現場
執行長彭愷翔指出,雲界數位創新的解決方案NeoEdge AIoT Edge Orchestration Platform(NeoEdge)採用軟體定義硬體(Software-Defined Hardware)概念,使工業電腦能像智慧手機般,透過安裝不同的協議與功能模組,即時因應現場需求。
此平台分為兩大區塊,NeoEdge X部署於工業電腦,負責資料蒐集與前處理並且串接AI模型進行推論;NeoEdge Central則建置於雲端,提供遠端管理與快速部署,確保企業在跨廠區、跨產線或是大規模部署都能靈活運作。
彭愷翔進一步指出,雲界數位創新的產品策略並非著重於打造AI模型,而是確保AI能在現場真正發揮效益。不同於僅專注在模型訓練的做法,NeoEdge更強調AI模型的部署與多感測器融合。在設備維護環節,此平台可蒐集設備控制器數據,交由生成式AI分析,結合AI Agent自動生成派工單,讓工程師一次完成維修,大幅提升效率。
能源管理方面,雲界數位創新與高雄在地系統整合商合作,以NeoEdge 為核心平台快速整合OT/IT系統,協助中小企業建置能源管理儀表板,並透過遠端排查快速定位連線問題是否出在感測器、閘道器或資料庫,減少現場維護成本。
串聯全球深耕高雄 雲界打造邊雲整合的數位橋樑
雲界的全球布局策略以AWS生態為核心推動國際化,其平台原生建置於AWS上,並將其上架至AWS Marketplace,讓全球客戶皆可直接訂閱服務;同時以AWS IoT Core—一項能將IoT裝置連線至AWS,而無需佈建或管理伺服器的全受管服務—為數據上雲的關鍵,強調資料可回到客戶自有系統。
近期雲界數位創新更藉由AWS聯合創新中心(Joint Innovation Center;JIC)的國際資源,入選Go Malaysia計畫,赴吉隆坡展會拓展能見度。
布局全球的同時,雲界也積極提升在地服務能量,透過亞灣新創園的場域與媒合資源,強化與南台灣產業的連結。彭愷翔提到,高雄製造業對數位轉型的需求甚殷,雲界的「數位橋樑」定位,可協助傳產銜接新科技,其SaaS訂閱制就可讓中小企業能以低門檻逐步升級;對於大型製造業,該公司則可透過AI模型部署與多感測器融合,加快客戶智慧化系統的導入速度與應用範圍。
展望未來,雲界數位創新短期內將持續深耕台灣,結合投資方伊雲谷的力量,提供從OT到IT再到雲端的完整解決方案;中期鎖定東南亞與澳洲,承接製造業南向與能源轉型的需求;長期放眼歐洲,推動全球化SaaS模式。
接下來,雲界數位創新也將推出NeoEdge新版本,持續優化平台功能,並提升品牌能見度。雲界的願景不僅是作為邊緣運算平台供應商,而是成為串聯邊緣與雲端的關鍵橋樑,協助企業在數位轉型與全球供應鏈重組的關鍵時刻搶佔先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