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創26超級電腦首度亮相 登上全球超級電腦排名第29名 智慧應用 影音
D Book
236
Microchip
aiexpo2026

晶創26超級電腦首度亮相 登上全球超級電腦排名第29名

  • 徐慈澤台北

晶創26系統Nano4示意圖。國研院國網中心
晶創26系統Nano4示意圖。國研院國網中心

在美國聖路易舉行的國際超級電腦年會(SC25)上,正式公布了全球矚目的TOP500超級電腦排行榜。國科會轄下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研院國網中心)所建置之「晶創26」超級電腦系統中的H200架構系統「Nano4」,首次登榜即榮獲全球第29名,展現台灣自主建置超級電腦的新里程碑,亦展現我國堅強的人工智慧(AI)國際競爭力。

「晶創26」為國家推動AI、高效能運算與科研自主能力的重要基礎設施,由國研院國網中心規劃建置。作為「前瞻基礎建設」與「AI十大建設」的重要一環,「晶創26」不僅象徵台灣算力硬體的進化,更是主權AI與技術自主發展的關鍵推手。其中「Nano4」實測最佳用電功率為 2.214 百萬瓦(MW),最高實測效能(Rmax)為81.55 PFlops,為目前台灣最快、運算密度最高的超級電腦。

「晶創26」採用雙重算力架構設計,包括「Nano4」(H200 架構系統),以及最新一代的GB200 NVL72架構節點,兼具通用科學模擬與AI訓練的高效能運算需求。

此次參與TOP500評比的是「Nano4」,而另一套系統NVIDIA GB200 NVL72,則是NVIDIA 2025年新推出的旗艦級AI運算平台,由國研院國網中心領先全臺首次導入,每座搭載多達72顆Blackwell GPU與13.5TB記憶體,具備極高AI訓練效能,展現台灣在先進AI基礎設施布建的前瞻眼光與技術實力。

「晶創26」整體系統以高效能與永續設計為核心,配置220台搭載雙Intel Xeon Platinum處理器與8張NVIDIA H200 GPU的運算節點,單節點記憶體容量達2TB;並建置兩座NVIDIA GB200 NVL72系統,整合72顆Grace處理器與72顆Blackwell GPU,提供高達13.5TB的記憶體資源。

全系統規模具備25PB的大型儲存空間,採用InfiniBand NDR 400Gb/s高速互連技術以確保資料傳輸效率,同時導入直接液冷(DLC)技術降低能耗,使整體電源使用效率(PUE)達到僅1.18,展現兼具效能、節能與永續的先進基礎架構。

未來「晶創26」將廣泛支援當地學研界與產業界應用,涵蓋生成式AI訓練與推論、氣候模擬、生命科學、半導體研發、智慧製造等關鍵領域。國研院國網中心亦將進一步整合其他超級電腦與高速網路系統,打造台灣具延展性、安全性與高速連結的科研算力環境。

「晶創26」的建置不僅強化台灣的自主科技實力,更將成為邁向「算力自主、AI強國」的重要基石。未來也將持續拓展國際合作,深化算力服務,帶動我國在AI與科學運算時代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