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IC封測海外兵分兩路 前進大馬攻車用、機器人
- 王嘉瑜/台北
(第16頁 / 共頁)
自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高舉「美國製造」大旗以來,美中之間科技角力加劇,導致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快速升溫,海外客戶陸續推動「Non-China」、「Non-Taiwan」的製造方針,驅動半導體供應鏈迎來新一波重組動能,未來區域製造的分工格局日益清晰。
會員登入
會員服務申請/試用
申請專線:
+886-02-87125398。
(週一至週五工作日9:00~18:00)
+886-02-87125398。
(週一至週五工作日9:00~18:00)
關鍵字
議題精選-川普關稅戰
- 越南關稅率先敲定 零組件廠盼東南亞政策早定調
- 川普政府行政命令加強執法 美國潔淨能源產業面臨嚴重挑戰
- 台網通廠盤算總成本 靜待越南轉口細節
- 川普關稅稅率尚未登「台」 面板雙虎有相同擔憂
- 中印關係微妙 鴻海運籌帷幄尋求多贏契機
- 關稅與電動車轉型夾擊 賓士、Stellantis全球銷量大跌
- 美越轉運貨物課稅40% 供應鏈緊盯施行細則
- 川普大而美法案對Tesla致命一擊 Elon Musk太晚意識嚴重性
- 蘋果越南供應鏈成本升高 產品漲幅成未知數
- (導論)首波美國罰單出爐 關稅劍指東亞兩大主軸
- 福斯2Q25在美銷量跌3成 關稅非主要兇手
- 南韓三週內關稅協商難度高 汽車產業受挫幾成定局
- 台積電傳延後日本熊本二廠計畫 優先布局美國因應關稅風險
-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評析:台美關稅談判如何落幕?
- 川普宣布美國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
- 川普擬制裁大馬、泰國 NVIDIA成最大受災戶
- 「大而美法案」突襲 再生能源恐遭毀滅性打擊
- 白宮貿易顧問批蘋果撤出中國製造態度消極
- 全球在地化成大聯大改組動力 「三合一」提升戰略地位
- Stellantis美國市場第2季拉警報 Ram逆勢成長獨撐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