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廠展望越趨保守 專家:赴美設廠成本將再升高
- 莊衍松/台北
(第26頁 / 共頁)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政策已對全球經貿的穩定造成衝擊,對台灣供應鏈而言,在高關稅陰霾下,離開中國到印度、墨西哥,甚至是到勞工成本較高、工會組織強悍的美國本土設廠都可能是選項之一,不過有專家表示,美元走貶將使台廠赴美建廠、採購進口設備的成本升高...
會員登入
會員服務申請/試用
申請專線:
+886-02-87125398。
(週一至週五工作日9:00~18:00)
+886-02-87125398。
(週一至週五工作日9:00~18:00)
關鍵字
議題精選-川普關稅戰
- 印度3月輸美20億美元iPhone避關稅 創新高紀錄
- 避免中美相爭遭波及 逾300台商返台設廠
- PC、網通晶片1Q25提前拉貨 2Q訂單成觀察重要指標
- 川普關稅再出招:銅進口徵50%;藥品進口關稅上看200%
- 美系車降價壓力來襲 三陽吳清源:但求關稅合理化
- 軍用稀土交換半導體解禁?中美貿易談判短期難解
- 美國汽車關稅政策改變 日廠幾家歡樂幾家愁
- 評析:中國拒收波音新機 短期難成有效反制手段
- NVIDIA中國特供模式陷危機 華為、寒武紀等搶本土市佔
- 川普:球在中國手上 敦促北京主動平息貿易戰
- 蘋果鏈關稅壓力暫時緩解 鄭州產線人力需求下滑
- 中國與Google恩怨難解 反壟斷調查恐傷及自家業者
- 美國新對等關稅陸續出招 打撈汽車零組件領域漏網之魚
- 解讀美國無人機產業行政命令
- AI伺服器鏈率先落實「美國製造」 為何iPhone產線難跟進?
- 美國再工業化無法只憑關稅 需靠盟友先撐一陣
- 台灣出口動能恐熄火 2025年下半是關鍵
- 1Q25營運優於預期 國巨:關稅影響可控、評估產能移轉
- 損失規模每年逾10億美元 美國半導體設備業者悲觀看待新關稅
- 面對美國對等關稅 童子賢:長期布局不應短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