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單、急拉貨」成市場新常態 IC設計庫存水位普遍攀升
近幾週台系IC設計業者陸續公布2025年第2季財報,從數據中可以發現,多數業者庫存天數或許因為營收攀高,增幅並未太明顯,但絕對金額普遍都有顯著提升,估計「超短單」、「急拉貨」,恐成了新常態。
業者普遍都強調,現有庫存狀態還算相當健康,從營收表現也可看出,庫存金額並不是因為訂單不如預期所致,反而是因為客戶需求變化很大,「臨時追加訂單」情況實在太過頻繁,不得不把自身庫存拉高來因應客戶需求。
更有業者直言,以往訂單明確的日子或許不會回來了,多數應用客戶,都會把短單調節當成新的常態。
包括聯發科和瑞昱等大廠都有提到庫存問題,但兩家公司都強調,目前無論是客戶端還是通路端,庫存狀況都還是正常狀態,接下來市場的好壞會直接反應需求,而非庫存波動所造成的額外現象。
在這樣的情況下,晶片業者稍微拉高一些庫存,並不需要用負面角度去看待,某種程度上都是為了滿足客戶需求,而預先準備的料件,無論是領先大廠還是中小業者,多數都對於目前的庫存管理狀況抱持正向看法,認為不太會有賣不掉的問題。
情況會變成如此,和客戶加急單的頻率太高脫不了關係,IC設計業者直言,今年第2季客戶給出的訂單預估和往年的正常水準相去不遠,但幾乎每個月都有急單浮現。
有三大方向因素可以思考。
首先,很大一部份和關稅政策變動、供應鏈重組等因素有關。
其次,市場實際需求比過去更難估算。
第三,現在多數下游客戶都仍保持低庫存的政策,面對突發需求,很難用既有庫存來因應。
上述因素都有一定的關聯性,那站在IC設計業者的立場,面對這麼不明朗的市況,還是多準備一點庫存比較能夠彈性應對市場變化。
多數IC設計業者認為,這樣的狀況預計會延續到下半年,光是第3季就馬上因為關稅政策的變化,而有一些客戶啟動急單拉貨。同時,下半年急單比起上半年更急迫,顯見現在客戶基本上都等到最後一刻,真的看到政策或市場出現變化後,才開始啟動拉貨因應。
可以預見的情況是,眼下的第3季和後續的第4季,客戶給的3個月訂單需求,都不會有明顯變化,但急單隨時可能突然冒出來,部分比較樂觀的業者在預估營收表現時,也已經把急單預估都先計算進來了。
當然也有業者直言,其實公司本身並不完全看好後續的市場需求,光是客戶給出的基本訂單預估,就已經超出業者自己評估的規模。
但從上半年延續至今的種種急單拉貨,證明客戶的臨時需求確實存在,那還不如乖乖地照著客戶要求把備貨準備好,總比客戶急單來了卻無料可給來得更好。
另一方面,關稅與美國科技政策的不確定性還是很高,也有變成長期常態的趨勢,那客戶就肯定會繼續採用急單模式來因應變化。部分IC設計業者坦言,現在不僅淡旺季變得比過去不明顯,就連想要有一季以上的訂單能見度,也都變成一種奢求。
責任編輯:何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