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台積斬斷GaN代工另一篇章 驚傳比亞迪「黯然神傷」 智慧應用 影音
DFORUM
DForum0808

(獨家)台積斬斷GaN代工另一篇章 驚傳比亞迪「黯然神傷」

  • 黃女瑛台北

供應鏈傳出,近年中系廠大幅追加台積電GaN代工訂單。法新社
供應鏈傳出,近年中系廠大幅追加台積電GaN代工訂單。法新社

台積電證實在未來2年內,逐步退出第三類半導體之一的氮化鎵(GaN)領域,引發市場震撼。事實上,台積電目前就是全球的GaN晶圓代工龍頭。

該事件使市場目光聚焦在台積電GaN大客戶納微半導體(Navitas)身上,訊息更是由Navitas率先揭露,台積電被動證實,而Navitas在淚別台積電的同時,還得積極找尋其他替代方案。

除了「轉單說」,讓力積電大受鼓舞之外,業界更傳出,中系電動車龍頭比亞迪才是真正大受內傷的業者,頗有「黯然銷魂」之感。

訂單結構丕變 兩原因讓台積難以樂觀

事實上,Navitas GaN代工訂單轉向力積電,其來有自。

雙方其實原在GaN低壓產品,已合作多時。2026年已達100伏產品,未來1~2年內,可望再拉升至中高壓領域合作。

另外,力積電本身並無GaN磊晶(Epi)製程,外傳將交由環球晶(GWC)、蘇州晶湛(ENKRIS)操刀。

然而,供應鏈業者透露,促使台積電收攤主因,包括訂單結構改變,以及對未來實在難以樂觀,主要有兩大面向。

其一,中系廠下單量拉升。

近幾年中系業者下單台積電的GaN代工訂單,正逐步攀升,尤其是電動車龍頭比亞迪,市場傳出,已是台積電GaN的前三大客戶之一。

而Navitas在中系廠低價競爭下,壓力拉升。雖然仍是從低壓領域,逐步朝中高壓GaN發展,但市場推估,以其下單量觀察,恐掉出台積GaN的前三大客戶外。

其二,是未來利潤率不明。

其實自2025年以來,外傳台積電的中系客戶訂單量明顯增加。可想而知,這促使台積電當機立斷,著手GaN的收攤計畫。

這其實是「壯士斷腕」策略,因為可預見的未來,GaN毛利率只有持續下跌,主因GaN訂單結構變化,使台積電間接被捲入中國的內耗狂潮中。

尤其中國從電動車產業內耗達到巔峰,間接傳導到GaN產業,力道也持續加大。

GaN是問題兒童? 台積專業代工仍受肯定

相較於矽基(Si)先進製程,台積電擁有絕佳話語權,甚至在動盪環境中都有漲價本錢。也因為這張先進半導體技術王牌,業者透露,連其他相對成熟的製程,客戶端也不輕易撼動。

相較之下,GaN成了「問題兒童」,產能、營收都難與Si相當,更別提毛利率及獲利。

不過,令市場好奇的是,比亞迪的GaN元件,為何不是下單給價格最具優勢的中國GaN龍頭英諾賽科,或其他中系廠,反而低調交由台積電代工,且訂單還相當可觀?

業者解釋,因為英諾賽科是垂直整合的IDM廠,比亞迪以及其他中系廠,「基於技術外流」等顧慮,當然選擇代工地位鮮明,且未曾動搖的台積電。

中系業者不是只有價格內耗,其實技術、專利亦然。

合作中更需要提防專利技術出現破口,這是必要的生存之道。特別是比亞迪除了電動車,也涉及諸多關鍵零組件自製,要顧慮的層面多且雜。

因此,若可以找到「護城河」,像台積電這般,讓比亞迪無後顧之憂,就更能專注於關鍵戰場的競爭。

中系GaN業者技術、品質仍有提升空間

另外,中系GaN業者的技術及品質,是否能與台積電比拚?也是考量之一。

尤其比亞迪多數用於汽車領域,不論是電動車內,或是充電樁,都要求一定的可靠性及穩定度,甚至為國際手機品牌代工,同樣要求高品質。

據了解,比亞迪在台積電GaN下單,主以高壓GaN為主,顯見GaN在充電樁、電動車等領域正逐步被引入,而非由碳化矽(SiC)強勢打壓,特別是比亞迪也耕耘SiC。

上述由供應鏈業者所提供訊息,細節以相關業者的公告為主。

 
 
責任編輯:何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