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urity Summit 2025重磅登場—AI 時代攻擊面全面擴張 企業重建資安信任架構 智慧應用 影音
D Book
231
Event
member

Security Summit 2025重磅登場—AI 時代攻擊面全面擴張 企業重建資安信任架構

  • 鄭茨云DIGITIMES企劃

Security Summit 2025匯聚產官研界超過30家企業與單位共襄盛舉,圖為共同主辦單位代表合影,左起台灣資安主管聯盟副會長暨合勤投控資安長游政卿、DIGITIMES總經理蘇育正、台灣資安主管聯盟會長暨華碩集團資安長金慶柏、資策會數轉院智造科技中心主任蔡明宏。DIGITIMES攝
Security Summit 2025匯聚產官研界超過30家企業與單位共襄盛舉,圖為共同主辦單位代表合影,左起台灣資安主管聯盟副會長暨合勤投控資安長游政卿、DIGITIMES總經理蘇育正、台灣資安主管聯盟會長暨華碩集團資安長金慶柏、資策會數轉院智造科技中心主任蔡明宏。DIGITIMES攝

AI技術快速滲透製造、交通、能源與智慧城市場域,也讓企業供應鏈面臨攻擊面急遽擴張;AIoT、生成式AI、開源依賴鏈與Agentic AI帶來倍增風險,智慧安控設備更成最脆弱的攻擊入口。11月20、21兩日於台北艾麗酒店舉辦的Security Summit 2025,由DIGITIMES、台灣資安主管聯盟與資策會所共同主辦,活動以「安控驅動 × 軟硬整合 構築供應鏈防禦體系」為主軸,透過精準的議程設計、專業的講師陣容,協助企業掌握AI時代的供應鏈安全新架構。

Security Summit 2025邀請多位重量級講者,從供應鏈、硬體到軟體、從設備到治理,完整呈現AI時代的資安全鏈視角。議題橫跨模型安全、雲端與混合雲資安、開源供應鏈治理、防護裝置安全、監控設備韌性設計等面向,內容涵蓋勒索防護策略、國家資通安全挑戰與半導體、資通訊、雲服務、製造與金融等領域,並透過對談與多場技術深討,呈現產業對AI供應鏈風險與防禦策略的最新洞見,凸顯資安已從IT議題走向產業與國家層級的關鍵工程。

第一天議程活動由DIGITIMES總經理蘇育正開場,資策會數轉院智造科技中心主任蔡明宏致詞,並由台灣資安主管聯盟會長暨華碩資安長金慶柏以「AI時代的供應鏈安全挑戰」揭示首日主題。他指出,AI導入加速各產業數位化,但攻擊鏈亦同步升級,企業亟需從基礎架構層重新檢視信任機制。

上午議程聚焦資料保護、雲端安全與憑證治理。Veeam分享企業如何在勒索攻擊下確保資料復原零遺失;精品科技解析GenAI與遠距工作並行後,DLP在內部威脅防禦中的新地位;蓋亞資訊則提出Cloud Security新焦點。後續包括CyberArk的憑證管理自動化、IBM的應用密鑰治理、群暉科技的合規導向勒索防禦,以及Akamai的AI生成式防禦策略,共同展示AI時代多層次攻擊的應對方向。

下午由國安會諮詢委員李育杰分享「資安即國安」的高度視角,點出關鍵基礎建設的供應鏈風險已具有國安層級的重要性。後續議程分別由摩可數位、數位資安與東擎科技進行技術分享,涵蓋Mini SOC建置、外部風險與合規管理、邊緣AI安全平台等主題。

台灣資安主管聯盟副會長暨合勤投控資安長游政卿則以韌性治理為企業提供實務建議,並在壓軸的焦點對談中,與主持人DIGITIMES副總經理黃逸平「AI導入後如何建立可驗證的供應鏈信任機制」為題,針對跨公司、跨供應鏈的安全協作模式交換意見。

Security Summit 2025第二天議程則以端到雲的AI防護與OT安全為主軸。Panasonic分享AI驅動的端到雲安全實踐;新漢集團椰棗科技解析AI Robots的資安框架;旺宏電子介紹Secure Flash如何成為供應鏈信任基石;AWS則分析雲端原生防護策略。

Swissbit AG、威聯通科技、四零四科技與國際自動化協會等多位專家陸續從認證、信任鏈、OT韌性與CRA合規趨勢切入,提供從工控到基礎建設的完整視角。

第二天下午議程聚焦安控生態、場域導入與多元應用等三大安控裝置主題。首先在「建構可信賴安控生態」中,資策會說明安控產品資訊揭露規範與軌道交通導入指引,提供制度與落地面的最新框架。「安控智慧科技應用」則涵蓋交通、港安、森林防災與國土安全情境,宏碁、新漢集團安恩嘉與利凌企業分別分享軌道安全、港安到國防韌性與防災安控的實務案例。「場域導入」主題中,台灣迪維科深入解析國土安全場域對EdgeAI×智慧監控的需求。「安控多元AI技術應用」主題,則由聯發光電展示智慧停車引導方案,德勝監控介紹智能NVR,陞泰安控以零信任架構強化錄影主機驗證,全面展現安控技術在AI時代的整體韌性。

Security Summit 2025以兩日密集議程與現場攤位交流互動,串聯軟體、硬體與安控設備三大領域,協助企業在AI加速度時代打造可信任的供應鏈安全架構。面對攻擊面快速擴張與跨向量威脅,唯有以智慧化、模組化、可追溯的方式提升防禦韌性,企業才能在全球競爭中維持主導地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