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台商經濟論壇—AI科技論壇 勾勒未來10年AI發展藍圖 智慧應用 影音
D Book
236
Event
member

2025全球台商經濟論壇—AI科技論壇 勾勒未來10年AI發展藍圖

  • 鄭宇渟台南

數位發展部林宜敬部長於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舉辦AI論壇中講座。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數位發展部林宜敬部長於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舉辦AI論壇中講座。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隨著生成式AI技術持續進化,成為企業推動數位轉型的重要核心,根據「AI Special Report」報告指出,2024年全球生成式AI市場規模達到400億美元,預估2030年將成長至1.5兆美元,2022至2030年複合成長率達到 83%。

同時,根據Contrive Datum Insights公布的研究報告,整體AI市場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8,117.5億美元,2023至2030年間的年複合成長率為37.3%。

DIGITIMES暨IC之音黃欽勇董事長於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舉辦AI論壇中講座。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DIGITIMES暨IC之音黃欽勇董事長於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舉辦AI論壇中講座。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勤誠興業陳美琪董事長於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舉辦AI論壇中講座。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勤誠興業陳美琪董事長於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舉辦AI論壇中講座。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上曜集團張祐銘董事長於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舉辦AI論壇中講座。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上曜集團張祐銘董事長於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舉辦AI論壇中講座。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IC之音竹科廣播《科技領航家》主持人朱楚文與耐能智慧創辦人暨執行長劉峻誠(中),以及蔡司工業量測解決方案全球電子應用解決方案總負責人朱紹宇(左1)於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舉辦AI論壇專家對談中與所有與會台商交流。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IC之音竹科廣播《科技領航家》主持人朱楚文與耐能智慧創辦人暨執行長劉峻誠(中),以及蔡司工業量測解決方案全球電子應用解決方案總負責人朱紹宇(左1)於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舉辦AI論壇專家對談中與所有與會台商交流。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全球台商經濟—AI科技展覽區共11個攤位。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全球台商經濟—AI科技展覽區共11個攤位。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長期關注全球經濟發展的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在該總會第31屆年會期間,同步舉辦「2025全球台商經濟論壇—AI科技論壇」,邀集多位專家分享全球經濟趨勢與台灣產業發展重點,期盼能協助企業強化整體營運韌性與提升國際競爭力。

專程參與此盛會的數位發展部林宜敬部長指出,目前AI正以不可思議速度發展,只是背後也有兩大隱憂。首先。AI會消耗大量能源,預估未來全球所有能源5%將用於此領域上。其次,目前有誰控制AI,即可以控制未來世界的說法,所以台灣、美國、歐盟等需攜手合作,確保AI軟硬體及法規都掌握在民主國家手中。

AI支撐世界經濟核心  台灣擁有絕佳條件

隨著AI應用範圍持續擴大,現今世界已進入數位融合的第六波科技和產業革命,而資料更是AI時代的石油。

根據Contrive Datum Insights公布市場研究報告指出,預計到2030年AI市場規模將達到18,117.5億美元,2023至2030年間的年複合成長率為37.3%,雲端/伺服器的年複合成長率達到14%、儲存設備的年複合成長率為19%,而Edge 裝置的年複合成長率達 38%。若進一步分析AI 爆發主因,在於資訊化普及、運算能力提高,以及新一代基礎架構讓資料儲存更容易、更高效率。

台灣電子產業在全球市場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從2024年9月到2025年8月之間,台灣上市櫃電子公司的累計營收達到1.118 兆美元,年增率為 17.7%,對台灣整體出口貢獻已達77.5%。其中,台灣半導體業產業在全球50大半導體公司總市值(10.5 兆美元)中佔11.5%,高於日本、南韓和中國的總和。 台灣製造產業有著難以撼動的地位,如臺商伺服器產量佔全球總量達93%,總產值貢獻達6,046 億美元。

DIGITIMES暨IC之音黃欽勇董事長表示,發展多年的全球化美好時代已飄然遠去,2025年川普風暴是重要分水嶺,在多元架構下的全球供應鏈中,台灣、日本、南韓被視為「人」,具有「天元地位」和本土產業的連動性,與作為「天」的美國和「地」的亞洲中國等角色相輔相成。而擁有強大研發製造能力的台灣,致勝之道則是運用IC、PC、AIoT等優勢,攜手同業、跨界夥伴,打造跨國生態系,可望在未來10年持續保有領先優勢。

「因應中美貿易和關稅壁壘等全球波動,勤誠興業採取多管齊下策略,首先採取全球製造在地化的策略,即將製造據點分散至全球,包括中國、台灣嘉義,以及興建中的馬來西亞和美國加州。此外,我們亦透過自製核心產品,並與中小型供應商建立策略大聯盟,以整合資源並互補製造能力。」

勤誠興業陳美琪董事長解釋:「面對ESG帶來挑戰,我們期盼藉由推動製造工廠在地化、降低庫存,以及減少模具開發和工程變更通知(ECN)來減少浪費,實踐節能減碳的目標,展現我們對永續的承諾。」

上曜集團張祐銘董事長則表示,公司正建構AI智慧大健康生態系,例如「沛能戒(PINEAL RING)」智慧穿戴裝置,透過心率、睡眠、血氧等數據分析,搭配「AI智能營養師」平台,轉型為生態平台營運商。此外,集團旗下永捷創新投入資源研發水性環保樹脂與無溶劑產品,並投資4億元新建廠區,專門生產無溶劑化學品,以回應淨零排放趨勢。

精準掌握AI趨勢 快速布局全球市場

在2025全球台商經濟AI論壇尾聲的專家對談,由IC之音竹科廣播《科技領航家》主持人朱楚文主持,邀請耐能智慧創辦人暨執行長劉峻誠、蔡司工業量測解決方案全球電子應用解決方案總負責人朱紹宇與會,對談主題是「全球AI產業經濟脈動-台商黃金十年布局之路」,內容聚焦AI產業鏈變化、全球布局策略與臺商的技術+資本+區域優勢,探討下一個十年的關鍵進場點與轉型契機。

耐能智慧創辦人暨執行長劉峻誠表示,現今最熱門議題莫過於AI,技術主流也從過往CPU演進到GPU。但是GPU存在耗電量高、價格昂貴等問題,相較之下,專為AI設計的專屬晶片—NPU(Neural Processing Unit),預期未來將會取代GPU角色,也吸引Intel、AMD 、NVIDIA等國際大公司關注相關技術發展。目前台灣企業思維仍然聚焦在GPU、伺服器等供應鏈上,建議應該接受NPU帶來的下一個時代生態,否則難保不會被潮流淘汰。

蔡司工業量測解決方案全球電子應用解決方案總負責人朱紹宇指出,「面對全球貿易環境的急劇變化,臺商最大優勢在於能快速轉移產線,因為不同市場的法規與關稅挑戰。只是不少AI伺服器製造商至今仍然採用傳統破壞性檢測方式,且費用高達數百萬以上。我們提供獨步市場的非破壞性檢測(NDT)技術,透過X 射線可在不破壞伺服器的情況下,看到內部元件的各種異常狀態,不僅速度快、精準性更高,是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的最大利器。」

在精彩的主題演講、專家對談之外,主辦單位更邀請泓格(ICP DAS)、四零四(MOXA)、研華(Advantech)、志聖工業(C SUN)、堆疊(Bigstack)、禾亞數位科技(HOYA BIT)、馬路科技(ROAD AHEAD)、星益欣數位服務(WiXtar)、雲發互動科技(SUPER 8 Studio)、全球動力科技(Big X Reality)、臺南市政府等到場設立攤位,展示最新AI技術成果,展現台灣邁向「AI島」的實力。

AI是驅動產業革新的核心力量,面對快速變動的全球市場,台商憑藉研發製造實力與靈活布局,已站在新一波浪潮的關鍵位置。透過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所搭建的平台,全球台商得以共享資源、深化合作,持續擁抱創新、推動跨域協作與永續發展,共同描繪下一個十年台商在國際舞台上的黃金藍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