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上製造業人因最後一哩路 百威雷科技以AI數據平台推動效率與安全雙升級
AI帶來的思維翻轉,正推動製造業將「即時資料優化工廠管理決策與生產指令」延伸至產線每個細節。由於目前生產線上仍有約5%~30%的作業需由人員操作,難以完全自動化,百威雷科技(PowerArena)結合工業數據與AI視覺技術,協助製造業補上這塊關鍵拼圖,並透過平台化模式建立持續優化機制,加速智慧化轉型。
百威雷科技解決方案總監彭建航表示,核心平台「HOP人因作業系統」(Human Operation Platform)結合AI視覺與IoT技術,能持續蒐集工站影像與數據,分析週期與非作業時間,及SOP執行情況,取代傳統走動管理或紙本記錄的方式。此平台直擊三大企業痛點:缺工導致人因變數上升、產線移轉造成管理斷層,以及品質控管難以即時追蹤。
目前HOP已被廣泛導入EMS電子製造、半導體、汽車組裝產線管理,近年更拓展至自行車產業。平台採用「金字塔式架構」解決方案設計,協助客戶先透過IoT掌握底層工站數據,後續導入AI視覺,蒐集人員組裝工時,最後針對頂層1–3%關鍵工序,細節檢視SOP,讓投資回報更符合經濟效益。
此外,百威雷科技也積極開發專供製造業使用的大型語言模型,結合產業專業知識與平台數據,支援即時產線分析、數據彙整、改善建議指導。彭建航指出,此功能對新廠的培訓需求特別實用,可有效縮短人員養成時間。
要讓HOP平台與大型語言模型能持續優化並快速擴展,背後的資料基礎相當關鍵。彭建航表示,工業數據屬於高度封閉型資料,取得不易外,規模也相當龐大,因此百威雷科技選擇使用Amazon Web Services(AWS)的雲端儲存服務。
透過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Amazon S3)物件儲存服務,安全保存授權影像與生成式AI產生的模擬數據,並用於模型訓練與最佳化。一旦資料進入雲端,即可結合高效能運算資源進行分析與重訓,讓AI模型持續精準演進。
百威雷科技也透過DNS服務Amazon Route 53與無伺服器運算引擎AWS Fargate,於混合環境下提供容器化彈性,讓平台更容易擴充、維護與跨區部署。2025年AWS亞太(台北)區域正式啟用,更進一步強化企業對其資安與合規的信任感。這些雲端優勢不僅加速產品迭代與上市時程,也讓百威雷科技擁有更靈活的部署能力,成為推動創新落地的重要支撐。
在實際應用上百威雷科技結合HOP平台與AWS雲端服務,已為製造業帶來實際成果。一家全球前五大電子製造業廠商導入後,僅四週就讓產能提升5%、產能波動降低70%;另一半導體材料大廠,則利用AI視覺把關高風險作業,在保障員工安全、符合法規時,也同步強化企業ESG表現。
AWS JIC助攻跨國連結 與亞灣資源推動市場拓展
百威雷科技自成立起即以國際市場為核心,業務遍及北美、墨西哥、東亞與東南亞,而在東南亞的專案數量於近年明顯增加。其策略在於複製最佳實務:將台灣或中國產線的高良率操作數據化並快速移植至新廠,不僅縮短新廠投產的起步時間,也協助跨國企業更快穩定產能。
對於在地化布局,彭建航指出,高雄近年來產業結構正從傳統重工業邁向高科技與智慧製造,為深化連結,百威雷科技透過AWS聯合創新中心(Joint Innovation Center;JIC),在亞灣新創園設立辦公據點,展現長期深耕的承諾,成為連結南部產業的重要基礎。展望未來,百威雷科技將持續以工業數據與AI技術為核心,加速國際布局並強化在地連結,持續扮演智慧製造升級的重要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