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中心以主權AI驅動智慧台灣 TAIWAN AI RAP與TAIDE創新成果亮眼
生成式AI已成為推動產業升級與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引擎。為協助台灣在這波技術變革中建立自主能量並加速應用落地,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下簡稱國研院國網中心)於11月11日舉辦「TAIWAN AI RAP暨TAIDE亮點成果發表會」,聚焦主權AI與在地化模型的創新實踐。
活動以「主權AI驅動革新、百業共創智慧台灣」為主題,展示生成式AI在教育、醫療、企業與公共服務等領域的落地應用成果。
國研院副院長陳俊良在致詞時指出,自2022年生成式AI崛起後,台灣迅速投入自主模型與算力基礎建設,國網中心於2023年建置的AI超級電腦已成為國家級AI發展核心;而TAIDE作為台灣第一個大型本土語言模型,已成為推動在地語言與產業應用深化的重要基礎。他並宣布國家算力將在2028年提升至25倍,協助台灣站上全球競爭舞台。
國網中心主任張朝亮則表示,TAIWAN AI RAP第二次成果發表會的參與度與應用成果皆大幅成長,象徵自主AI生態系正在加速擴展。他指出各國已將主權AI視為戰略投資,核心在於「本土資料×自主算力」。國網以服務學研與新創/中小企業為雙主軸,並與算力聯盟形成公私協力,共同推進商用化落地。他並宣布南科研發中的「國網雲端算力中心」將於12月啟用,配置旗艦級超級電腦,預計2026年正式提供服務。
晶創臺灣推動辦公室副執行長廖弘源也肯定國網中心在AI生態鏈中的關鍵角色,強調其在基礎模型研發、算力支援與跨領域計畫中的貢獻至關重要。他期許國網在張主任帶領下持續推動主權AI落地,為台灣產業帶來更多創新動能。
從基礎模型到產業實作 台灣AI生態系逐步成形
生成式AI正加速滲透金融服務,如何在監管框架下導入可信賴的AI模型,成為台灣金融科技發展的關鍵課題。在本次成果發表會中,金融科技產業聯盟經理江孟軒以「打造台灣專屬的金融語言模型FinLLM」為題,分享金融科技產業聯盟的實踐成果。
FinLLM專案期集結產官學研力量,建立最懂台灣金融語境的在地大型語言模型。專案以「共研、共治、共益」為核心,透過合法授權語料與標準化評測機制,強化模型的合規性與可解釋性。首階段聚焦銀行業知識推理(TWFin-R1),後續將擴展至保險與證券領域(TWFin-R2),讓各金融機構可攜回自家部署,推動產業共研共榮的AI新生態。
在主題演講後,其他團隊也逐一分享AI在不同行業的創新實踐。先宏資訊以「Qilin AI」導入車險理賠自動化,結合影像辨識與資料結構化,協助產險業建立估價單系統化流程,提升效率並可延伸至製造、醫療等文件密集產業。大橡科技則以「AI自動化數位引擎」重塑品牌與顧客互動,結合Social CRM與語意理解,讓品牌能即時回應、學習並行動,邁向共感化服務的新世代。
資拓宏宇攜手泰國農業大學開發AI跨境木薯供應預測平台,結合氣候資料與RAG模型,協助農業業者預測產量、穩定供應鏈,展現AI在氣候與糧食安全的應用潛力。最後,資策會推出「Code2Docs」開發文件生成系統,運用LLM與RAG技術自動解析程式架構,實現技術文件即時生成與知識延續,象徵AI正從產業應用走向組織智慧化。
在全球AI版圖中,「主權模型」已成為各國競逐的新戰略核心。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黃瀚萱以「語言模型技術自主之路:從全球趨勢到TAIDE訓練實踐」為題,說明TAIDE(Trustworthy AI Dialogue Engine)如何以台灣語言、文化與價值為核心,打造可信任的生成式AI基礎模型。
自2023年啟動以來,TAIDE持續推出多版本模型,並於2025年登上NeurIPS發表繁體中文視覺問答資料集《Taiwan VQA》,展現台灣在AI語言技術自主上的深厚能量,也為在地化AI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TAIDE開創技術自主藍圖的同時,多個團隊也展現AI技術的在地應用。陽明交通大學人工智慧系統檢測中心以「myPDA」結合國網中心TAIWAN AI RAP平台,打造可地端部署的專業數位分身,協助企業快速導入生成式AI並強化在地語境,北榮導入後病患滿意度提升27%。高谷科技則以「診所通」整合TAIDE語言模型,讓民眾可用自然語句描述症狀進行「情境語意搜尋」,打造更有溫度的智慧醫療服務。
教育領域方面,聆機科技推出「精靈團」平台,結合TAIDE支援教師以No-code方式自建AI助教與課堂管理系統,兼顧學習成效與資料安全,象徵生成式AI正從科研與產業,走向醫療、教育與中小企業的日常場景,全面落實在地智慧化願景。
隨著生成式AI逐步進入產業應用階段,國網中心以「TAIWAN AI RAP」為核心,打造結合高速運算、網路與儲存的高效能AI開發平台,協助企業與研究團隊快速啟動應用專案,成為台灣自主AI發展的中樞。平台整合客製化流程設計、多模型API與模型微調工具,並以「GPT國家隊」為願景,建立在地AI聚落與算力聯盟,提供中小企業導入AI的低門檻方案。
思銳智慧科技則展現AI在知識管理與客服領域的深化應用,其「ShareQA」多代理人系統結合RAG與NL2SQL技術,支援多語問答與地端部署,協助企業以更高精度與安全性管理知識資產;同時,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推出「iVoice」個人化語音智慧代理,結合TAIWAN AI RAP與Whisper模型,實現即時轉錄、摘要與語音對談功能,廣泛應用於公部門、醫療與教育場域,讓AI成為台灣日常生活與行政運作中可感、可信的智慧夥伴。
國研院國網中心技術總監林昀德最後介紹TAIWAN AI RAP的最新發展。他指出,國網中心正持續深化從算力、平台到模型應用的全鏈結布局,使生成式AI能真正落地於產業日常。平台目前已在模型服務、資料治理、工作流設計與多模態推論等面向全面升級,並期望平台是一個能結合H100、國產加速卡與多品牌GPU,打造具彈性的異質運算環境,讓開發者能依任務需求選擇最適合的執行架構。
TAIWAN AI RAP也提供客製化流程設計前台、多模型API服務、模型微調與評估服務,使企業能更順暢地將AI納入工作流程。此外,國網中心在資料安全、權限控管與端到端部署上已建立標準化流程,協助產業以更低門檻、更高效率推動生成式AI導入。隨著南科新算力中心即將啟用,RAP的整體運算能量也將再度躍升,為台灣主權AI生態注入更強大的技術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