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退潮+在地化生產 泓辰材料與新漢智能示範台灣突圍路
全球供應鏈版圖不斷重組、地緣政治衝突頻仍,產業界對「全球化退潮」的感受日益強烈。從半導體到新能源,跨國合作正被安全與戰略考量取代。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警語-「全球化已死。」正在新能源產業快速兌現。中國政府近期更宣布將「電池正極材料製備技術」納入戰略物資並限制出口,此舉不僅牽動全球供應鏈,更使「在地化生產」不再只是市場策略的選項,而是地緣政治壓力下的必然選擇。
隨著中國宣布將電池正極材料製備技術列為戰略物資並限制出口,全球供應鏈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對電池產業而言,「在地化生產」已不再是選項,而是必然抉擇。身為麥肯錫評選的全球三大未來電池材料商之一,泓辰材料深知這條道路挑戰重重。副總經理李建勳指出,海外設廠意味著龐大的成本、人力與資安風險,但在政策推動下已無可迴避。
泓辰成立於1997年,以粉體設備起家,並於2010年跨入能源材料領域,專注於LMFP(鋰錳鐵磷酸鹽)正極開發。這種材料兼具LFP的安全性與三元材料的高能量密度,被視為兼顧性能與安全的折衷方案。然而,受限於中國低價供應與量產瓶頸,LMFP長期推廣不易,如今更因出口封鎖而面臨更嚴苛考驗。
在美國關稅政策衝擊及各國將電池材料視為戰略資源的情勢下,泓辰必須同時應對海外設廠帶來的成本控管、政策不確定性與技術外流風險。對企業而言,如何在地緣政治與產業競爭的雙重壓力下突圍,成為決定未來發展的關鍵。
解方揭曉 AI戰情室與數據中台實現工廠智慧化
在2025年自動化展上,泓辰與新漢智能攜手提出應對方案。新漢副總阮北山強調,唯有打造模組化、智慧化的產線,才能在不同國家快速複製,進而降低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
新漢智能以「工廠智慧化」為核心定位,透過「數據中台」與「AI戰情室」的整合,為製造業提供可信任且可落地的數位轉型解決方案。其核心亮點在於AI戰情室2.0與數據中台NexDATA的協同運作。這套系統歷經多代演進,從最初的產線數據可視化,到跨資料庫整合,再進一步加入即時碳履歷與異常原因分析,讓管理層能即時掌握狀況並迅速應變。
同時,最新版本的AI戰情室2.0以問答式互動取代傳統程式撰寫,不僅減輕工程師負擔,也能直接指出異常來源並提出改善建議。系統架構採地端部署,無需上雲即可運行,有效保障企業機密與核心技術不外流;而AI僅從企業內部資料庫擷取資訊,確保分析結果精準可靠,並提供可解釋性機制,避免黑箱決策或幻覺生成的風險。
從研發跨入智慧製造 泓辰轉型成果深獲肯定
泓辰將新漢方案導入三層架構:在OT層,透過設備、感測器與通訊介面蒐集生產現場的第一手資料;進入IT層,則由平台與應用程式進行整合,統一管理來自不同來源的異質數據;最後在用戶層,處理後的資訊即時呈現在監控面板或戰情室,成為管理層決策的依據。
李建勳指出,這套架構讓企業能同時因應缺工、減碳與在地化等多重壓力。透過新漢的廠務與產線系統IAT2000貫通OT與IT層,再加上數據中台NexDATA的清洗與整合,能將龐雜的原始數據轉化為可用資訊,進一步強化生產履歷與碳管理,同時兼顧資安與永續發展需求。
這項合作也獲得市場肯定。台灣油品廠商率先導入第一代戰情系統,法國國際電池大廠在評鑑中更給予高達95分的評價,特別肯定其在品質追溯與碳管理上的優勢。
落實全球在地化生產願景 台灣製造新示範
泓辰與新漢的合作,不僅是一場企業轉型,更展現了台灣製造業在「全球在地化生產」時代的突圍樣本。對泓辰而言,這意味著從材料研發跨入智慧製造,並以數據化築起新的競爭護城河。透過數據中台,原始數據得以轉化為可用資訊,即時碳履歷系統則協助企業符合ESG與碳中和要求,同時降低生產差異帶來的風險。
對新漢而言,價值則體現在如何將可信任的AI落實於製造場域,透過數據中台與AI能力,打造出模組化、可複製的智慧工廠解決方案。這套系統不僅確保永續性,更採用企業知識庫與大型語言模型分離的設計,使模型能隨時升級而不影響內部專業知識。
李建勳進一步指出,隨著海外合資與在地設廠逐漸成為製造業的主流策略,新漢提供的模組化與智慧化工廠方案,能協助泓辰將在台灣累積的成功經驗「打包輸出」,在海外快速複製工廠,藉此降低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
善用AI與數據力量 驅動新世代製造模式
隨著全球化退潮、中國祭出出口限制政策,製造業正面臨新一波挑戰。泓辰材料與新漢智能攜手,以AI與數據力打造智慧工廠,不僅推動「AI驅動的製造模式」,更提供了一個可在國際市場複製的解方,為台灣製造業探索出在地化時代的新出海路徑。
這次合作不只是危機下的應變,更有機會成為全球製造業的新範本,透過AI戰情室的導入,海外工廠即便在少量人力下,也能維持高品質生產,展現台灣電池產業邁向國際化的全新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