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椽真:台美晶片五五分會發生嗎? | 華為麒麟9030如何敲開7奈米之門? 智慧應用 影音
D Book
231
AI與ESG智慧永續跨域整合 商機媒合會
IC975

每日椽真:台美晶片五五分會發生嗎? | 華為麒麟9030如何敲開7奈米之門?

  • 陳奭璁

早安。

前經濟部長王美花在一場論壇上表示,AI算力需求大爆棚,半導體需求根本看不到盡頭,不論NVIDIA的GPU或Google的TPU,都不斷在追求進步,挑戰更高算力和更低耗能,在台積電等供應鏈的支持下,AI不會有泡沫的問題

近期市場盛傳,Meta正洽談2027年在資料中心導入Google第七代TPU「Ironwood」,採購金額規模更上看數十億美元,看好Google將成為未來ASIC晶片陣營出貨主力,優先挑戰霸主NVIDIA的獨佔版圖,並可望確立AI加速器市場二哥地位

以下是今日5則科技供應鏈重點新聞摘要:

晶片五五分會發生嗎? 台灣50萬片產能美國將望塵莫及

美國商務部長Howard Lutnick曾提出「台美晶片五五分」的構想。由於外界不了解這到底是Lutnick自己的個人意見,還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想要達成的目標?但台灣談判代表已否認有和美國談到此事。如果按照台積電在台灣加碼的生產佈局,美國先進製程晶片的產能在川普任期內都不可能達到該目標。台灣產能擴充的速度,將使美國望塵莫及。

前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在2010年左右,她在政府部門工作常常和國際大廠見面,那時候的態勢是因為有國外大廠,台灣的半導體供應廠商,包括台積電才可以發展的這麼好。

OpenAI喚醒沉睡巨人Google 創辦人回歸「罵出」Gemini 3

當ChatGPT在2022年底橫空出世時,整個科技產業都被這股突如其來的對話式AI浪潮震得措手不及;然而,隨著2025年底,Google實現在「AI領域的強勢回歸」,其最新升級版Gemini 3大模型和自主研發的TPU,已令外界揣測Google是否將提前贏得AI戰役。

儘管目前判斷Google能否成為長期AI贏家,仍為時尚早,但3年前,當時的Google雖從2011年成立Google Brain實驗室開始涉足AI起,已在AI領域深耕十餘年,對於ChatGPT卻顯得格外沉默。

中美人形機器人對決 中國挾「一條龍、迭代快」優勢步步進逼

美中人形機器人持續爭霸,對此所羅門董事長陳政隆則觀察,美國優勢在軟體,並在基礎模型上保持領先,但中國則在硬體及迭代更新的速度上略勝一籌,且成本甚至僅有美國產品的五分之一,短期內其他國家很難追上。

所羅門以AI視覺軟體核心技術,近年切入NVIDIA的生態系中,同時也與中國人形機器人業者保持緊密合作關係。而談到美中人形機器人的競爭局勢,陳政隆分析,美國最大的優勢在於基礎模型,包括在在LLM、VLM、VLA動作生成領域具備強大的創新能力,以及完善且高品質的AI基礎建設。

AI算力需求延燒、BAT砸千億資本 泡沫論在中國已破滅

當前全球科技產業正處於一場由人工智慧驅動的典範轉移中,市場對於AI發展的步伐健康性爭論不休,「AI泡沫論」甚囂塵上。然而,中國三大科技業者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的簡稱)最新財報與展望釋出的訊息,以最堅實的資本支出實際行動與數據,駁斥了此一觀點。

BAT的行動,特別是對算力基礎設施的無上限投入,都指出一個大方向:AI已從概念階段邁入實質性的基礎設施與應用競賽期,儘管算力短缺現瓶頸是此一階段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

評析:關關難過關關過 華為麒麟9030如何敲開7奈米之門?

自2020年科技圍堵升級以來,麒麟晶片一度陷入難以為繼的局面,甚至被認為已走向「死局」。然而,從2020年的Mate 40系列,到2023年以「爭氣機」名號橫空出世的Mate 60,華為用一款又一款新手機宣告麒麟重生,最艱難的時刻顯然已過去。

如今Mate 80系列搭載麒麟9030 Pro登場,進一步顯示,華為從未放棄突圍,技術迭代與研發實力在重重限制下依舊持續向前。

責任編輯:陳奭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