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椽真:iPhone換機潮帶熱二手機市場 | 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仍受制國際大廠
早安。
近期市場消息,包括NVIDIA投資英特爾(Intel)、超微(AMD)找上英特爾投片等,儘管對目前PC處理器市場尚未產生實質影響,但已為後續創造了巨大的想像空間。
近期12吋第三類半導體碳化矽(SiC)晶圓,除了非中供應鏈因引入半導體先進封裝產業受矚,新一波的新創需求,則來自中國12吋SiC業者打入Meta AI眼鏡供應鏈。
供應鏈業者表示,這項發展也凸顯全球12吋SiC產業,正朝「多軌發展」的趨勢。目前就有明顯的兩條不同出海口,為全球12吋SiC產業各自帶來新機遇。
以下是今日5則科技供應鏈重點新聞摘要:
進入第4季後,IT面板也進入傳統淡季,且隨著備貨週期接近尾聲,相關需求拉動效應也弱化,預估IT面板無論是液晶監視器或是NB面板,第4季出貨量都會較第3季衰退,不過面板廠積極減產,力求供需平衡,市場預期,第4季IT面板價格將小跌。
以第3季末來看,全球液晶監視器面板市場仍延續動態平衡格局,整體面板價格保持在穩定狀態。
蘋果(Apple)新機iPhone 17熱銷,加上10月進入「手機回收月」,經由電信、通路業者積極推展手機舊換新等活動驅動,已促使二手機市場增溫。
二手機回收分為堪用與故障兩大類。其中的堪用二手機回收,目前多家電信、經銷連鎖通路均提供舊機折抵、回收加碼等服務,另市場也可看到可供消費者直接進行二手機交易的C2C平台。至於故障手機回收,不乏業者也提供購物促銷金額補貼等活動。
工研院強化半導體研發能量 2026年聚焦AI Chiplet與矽光子
經濟部為補助工研院辦理無人化創新科技實驗室先期建置作業,決定動支第二預備金新台幣1.6億元支應。根據經濟部同意的預算規畫,工研院將配合政府政策,持續協助政府強化台灣IC設計研發能量,建置先進半導體研發試量產基地,協助廠商發展先進製程與封裝,穩固領先地位。
經濟部近日向立法院送出工研院的2026年預算書,說明工研院重要的工作目標,除了應支持半導體、AI、軍工、安控、次世代通訊等五大信賴產業之外,工研院也有責任提升台灣既有產業競爭力。
為加速無人機布局,此前佳世達再納入兩家無人機公司,其一為翔隆航太,除代理美國軍隊現役使用的Skydio無人機來台,也推出自主研發的VTOL,執行長李奕儒表示,未來不會缺席國防部軍用商規新一波標案,但也會以外銷為主力市場發展,目前已獲美國客戶訂單,主要用於巡檢應用。
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表示,由於目前國內無人機開發公司規模普遍較小,以艦隊方式運作,雖在特定領域各司其職,但可由佳世達提供研發及製造等資源作為後盾,進軍國際市場。而佳世達2025年也將翔隆航太收入囊中,成為聯合艦隊中的一員。
中美科技戰持續升溫之際,中國政府近年來不斷加碼「機器人+」戰略,鎖定人形機器人為新一代戰略技術。但在產業政策聲勢浩大的背後,有一個核心難題仍難以解決:中國目前絕大多數人形機器人的算力核心處理器,仍由英特爾(Intel)、NVIDIA等國際大廠所把持。
這樣的產業供應鏈,不免令外界憂心,中國是否會重蹈技術受制於人的覆轍與困境。
責任編輯:陳奭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