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椽真:AI訂單爆棚 緯穎全球急擴廠 | 美國晶圓雙代工格局浮現
晶圓代工廠聯電近日傳出向供應商發出降價通知,要求在一個月內提出具體方案,降幅至少15%,並自2026年1月1日起實施。
此舉震撼市場,雖被視為聯電的議價策略,但也凸顯其降低生產成本的壓力。
IC設計業者指出,主要原因在於成熟製程晶片需求疲弱,稼動率難以提升,加上中國晶圓廠低價競爭,使降價壓力浮現。
上游材料業者分析,外商如默克、杜邦因供貨比重大,受影響最深;台廠如三福化、中華化、康普、達興材料等,雖有供貨,但比重有限,影響較小。
由於成熟製程利潤不如先進製程,對多數材料廠而言,本就非優先市場,有些甚至僅視為「練兵」或「提升知名度」的場域。
以下是今日5則科技供應鏈重點新聞摘要:
AI訂單爆棚!緯穎總經理林威遠說,「看我們猛蓋工廠就知道有多強」,不僅2025年下半需求暢旺,訂單能見度一路延伸至2027年。緯穎董事長洪麗寗在內湖總部大樓動土典禮,當場就跟台北市長蔣萬安要地,直言「現在辦公室人多到坐不下了」。
林威遠表示,看緯穎在猛蓋工廠,就知道產業能見度有多好,不止是擴產台灣南科廠、墨西哥廠,美國也有新廠將在年底完成、2026年營運;若以廠房面積來看,將會成長2倍。
受制於全球關稅及通膨等不確定性高度牽動,2025年下半消費市場展望普遍悲觀,台系PCB業界認為,整體上下游產業成長動能,仍需仰賴AI伺服器、低軌衛星等高階需求穩健續航,尤其看好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加入AI軍備競賽後,可望有更多業者分食訂單紅利。
上游供應鏈透露,已有多家PCB廠看準,AI客戶對高階產品的需求暢旺,將創造出供需壓力帶來獲利機會,因而決定積極調升高附加價值產品比重,同時也更有底氣將持續走高的原物料成本壓力,如實向客戶反映在部分產品線報價。
有消息傳出,美國晶片製造商英特爾與超微正洽談晶片代工合作事宜,可能為全球半導體產業帶來結構性變革。除了有望提振英特爾代工業務,更是美國政府產業政策與科技大廠務實選擇的一項進展。
根據外媒報導,有分析認為,一旦成功獲得重要客戶訂單、特別是如超微等長年競爭對手下單,英特爾的晶圓代工事業將能更有信心投資於製造技術開發,並向其他科技大廠傳達出,英特爾具備承接晶片代工業務的能力。
此外,若吸收超微部分訂單後,亦可減輕英特爾目前自有產品與代工的產能平衡壓力、穩定產能利用率。
Sam Altman訪韓簽大單 向韓廠訂每月90萬片DRAM
OpenAI目前正與甲骨文、軟銀集團共同推動「星際之門」計畫,合作建立超大型資料中心,預計到2029年投入約5,000億美元的巨額資金。
建構資料中心必須搭載高效能、高效率記憶體,不僅需要企業用NAND Flash產品eSSD,也產生伺服器用DRAM、HBM等全方位產品的需求。
因此,三星、SK海力士此次與OpenAI合作,也為雙方的中長期營收成長確保額外動能,但未來將由哪家公司切割這些晶圓,並製造出實際的DRAM晶片、HBM、記憶體模組,尚待後續觀察。
福特汽車執行長Jim Farley日前示警,若缺乏支撐人工智慧(AI)技術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人才,美國將無法實現其AI領域的「登月」目標。
Farley示警,美國在推進AI發展的過程中,忽視建設和維護資料中心及製造設施所需的藍領勞動力。
儘管川普實施大規模關稅政策,以重振美國製造業工作機會,但美國製造業在人才招聘與留存的問題仍在。
責任編輯:張興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