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椽真:Google TPU對Nvidia威脅真實存在 | ASML 造光者對上造謠者? | 羅唯仁授證當時在想什麼?
早安。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公布2026年高階主管人事晉升,打破近5年來持續縮減高層升遷人數規模的趨勢,大幅增加副社長及其他高階主管晉升人數,引發業界側目。此次三星大量晉升人工智慧(AI)、機器人及次世代半導體等,在未來技術領域繳出成果的技術專家,高階主管晉升人數創5年來新高。
另外,台積電11月25日正式宣布,將向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提出對羅唯仁的訴訟。台積電在新聞稿中提到,台積法務長方淑華在2025年7月22日進行離職面談時,特地提供提醒信函供其詳細閱讀,並在法務長說明離職後之競業禁止義務及詢問其離職後去向時,羅唯仁回應將至學術機構任職,並未說明將前往英特爾公司任職,不料,離職後羅唯仁旋即前往英特爾擔任執行副總裁(EVP)。
不過,羅唯仁於9月15日在工研院院士授證典禮上,仍對台積電工作經歷與共事的同事有許多美言之處,為何在離職時只說會去學術機構,離職後立馬加入台積電?若依照時間順序,此時在授證典禮台上講述台積電美好的羅唯仁,應該已經確認到英特爾任職了。羅唯仁當時在授證典禮上的完整發言放於文末編輯手記。
以下是今日5則科技供應鏈重點新聞摘要:
光電環評新制上路衝擊綠能建設 台灣能源業者積極卡位菲、日、澳市場
台灣近日通過太陽光電「三法」等母法修正案,引發國內能源業者高度關注。業界憂心,新制恐讓投資者卻步,進一步拖慢大型光電案場的開發速度,而中佳、九崴等新設民營燃氣電廠面臨地方阻力喊卡,也凸顯台灣能源建設推動難度不斷升高。
在國內推動受阻的情況下,亞通、泓德能源與雲豹能源等業者紛紛加速布局菲律賓、日本、澳洲等海外光電與儲能市場,並看好菲律賓在水力、儲能與廢轉能等新興領域的成長潛力。
當台積電積極新建和擴建2奈米晶圓廠、聯發科的晶片已推進到3奈米的製程節點之際,0.18微米久未被提起。不過IC設計業人士指出,0.18微米、乃至於28奈米都屬於成熟製程,在中國大陸仍被廣泛使用。而且更重要的是,0.18微米可以玩的創意非常多,已成為學界論文發表的甜蜜點。
由於先進製程設備、材料、維護等費用極高,因此只有少數大公司有能力投3奈米、2奈米,而且良率還要看廠商各自的本事,不是有錢買設備就能做出高良率。
Google TPU威脅真實存在 NVIDIA GPU霸業芒刺在背
雖然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有信心,Google、亞馬遜(Amazon)等特殊應用IC(ASIC)發展無法跟上NVIDIA的創新速度,但外界仍憂心未來幾年自研ASIC陣營有跟上NVIDIA GPU優勢、甚至超越的可能,最新The Information傳出,Meta正在洽談於2027年在資料中心採用Google張量處理器(TPU),金額規模達數十億美元,即凸顯市場的潛在憂心其來有自。
《晶片戰爭》(Chip War)一書作者Chris Miller提供了印證。此前Miller接受CNBC專訪時指出,有些人士認為Google TPU在技術上與NVIDIA GPU不相上下,甚至更勝一籌。傳統上Google只將TPU用於內部用途,但很多人猜測從長遠來看,Google可能會更廣泛開放TPU使用權限。
有消息傳出,SK海力士(SK Hynix)正為在印度設立記憶體組裝、測試、刻號和封裝(Assembly, Testing, Marking, and Packaging;ATMP)等後段製程設施進行初期協商。若SK海力士成功在印度建設生產基地,將會是繼美光(Micron)之後,第二家進軍印度的記憶體半導體企業。
據韓媒Financial News、Newspim援引印度經濟時報(The Economic Times)報導,SK海力士近期正以與印度當地企業合作為前提,討論是否設立記憶體ATMP工廠。據傳,SK海力士正與ASP Sealing Products等多家候選企業進行初步協商。
深度:造光者對上造謠者? ASML陷輿論、地緣政治恐侵蝕供應鏈中立性
全球半導體曝光機龍頭荷蘭ASML,近期因一本新書《世界上最重要的機器》(De belangrijkste machine ter wereld)出版問世而陷入前所未有的輿論漩渦。
這次風暴,不僅讓ASML罕見下場嚴正公開駁斥書中內容,更與一年前ASML曾大力背書的《造光者》形成鮮明對比,前後如同鏡像般映照出這家高科技巨擘在地緣政治棋局裡,從「造光者」落入「造謠者疑雲」的複雜處境。
編輯手記:
羅唯仁在9月15日於工研院院士授證典禮上發言內容如下:
....工研院的吳董事長、劉院長,以及台積電的魏董事長(魏哲家),各位來賓,能在這裡與各位見面,我感到非常榮幸。
我因獲得孔祥仲院士提名而當選,得以加入這個「工程院院士」的大家庭。這個院士家庭的每一位成員,不論在台灣各行各業、全球工業界,或科技與學術領域,都是一時之選的精英,每一位院士都對人類社會做出了巨大而持久的貢獻。
另外一件讓我非常高興的事,是米玉傑也與我一同加入這個大家庭。
當年在面對世界級激烈競爭的環境中,台積電交給我與米玉傑一個任務,要我們在技術研發上帶領團隊有所突破,並且領先對手。這是一個良好的策略,但也是一條艱難的道路。
隨著積體電路不斷縮小,每一代技術在複雜度與挑戰度上都是倍數成長。米玉傑和我憑藉親身經驗與密切合作,找到了一條可能的道路。
在這個過程中,董事長 Morris Chang(張忠謀)、前董事長 Mark Liu(劉德音),以及Rick Tsai(蔡力行)給予的支持,都是功不可沒的。
幾百年來,台灣被視為寶島——山川秀麗、人情淳厚。但台灣還有另一個珍貴特質,就是它是一個可以產生奇蹟的地方。奇蹟的誕生,一部分是天時,更大部分來自人,也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順天應人所創造出的成果。
台積電是近代眾所皆知的一個奇蹟,而這個奇蹟的產生,有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個因素是政府的行政組織,再加上私人投資者的支持,以及頂尖的技術領導團隊。大家一起克服困難,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第二個、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由我們的創辦人張忠謀,在30多年來持續建立起來的台積文化,即 ICIC:integrity、commitment、innovation、customer。他要求所有主管遵循此文化所延伸出的十大經營理念。
他也要求我們追求三個非常堅實的支柱(Pillars)。這三個支柱對提升台積電的競爭力、達到今日地位,是不可或缺的。
魏哲家董事長在法說上也多次提到這三大支柱:第一個支柱是 technology leadership;第二個支柱是 manufacturing excellence;第三個支柱是 customer trust。
在張創辦人建立的這個追求卓越、勇於創新的平台上,許多客戶與台積電一起成長、壯大,並共同創造精彩的護城河。NVIDIA 就是一個廣為流傳的傳奇故事。
在張董事長的帶領與教導下,一群團結合作、務實求真的團隊,專注研發與高階製造,以極致的執行力逐漸拉大與競爭對手的差距。
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因素,就是台積電前後超過16萬名員工。他們以用心、敬業的態度,以 one team 的方式,為台積電做出重要而扎實的貢獻。他們是值得被記住的無名英雄。
台灣將延續以往的精神,在面對快速變化與不斷挑戰的同時也把握機會。工程院結合國內外技術卓越的人才與產業,與政府協力合作,秉持 one team 的精神,一定能在這個 AI 大時代中,創造一條光明而長久的道路。
最後,祝福各位身體健康、平安順利。謝謝。
責任編輯:陳奭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