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椽真:寒武紀能否再寫天才兄弟傳奇 | 中國與NVIDIA為何相互依存?
早安。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持續積極在美國招募半導體人才,以支援其位於德州的泰勒廠與奧斯汀廠的運作,近期更大量釋出新職缺。有分析認為,隨著三星近期接連獲得Tesla與蘋果(Apple)的訂單,三星欲藉由此舉加快工廠營運步伐;亦有觀點解讀,三星不僅是單純補員,而是正式啟動搶才戰略。
群創視FOPLP為轉型大計,但量產時程一再延宕,在這過程中,也一度因為高階人事異動,讓外界對於群創FOPLP的量產進度不敢抱持太過樂觀的期待。不過,群創董事長暨執行長洪進揚,在8月上旬的法說會中,意外宣布FOPLP已經量產出貨,第2季單月出貨量達200多萬顆,預計2025年底前,每月出貨量可望突破至數千萬顆水準。
以下是今日5則科技供應鏈重點新聞摘要:
隨著AI與高效運算(HPC)需求快速增加,與GPU搭配的高頻寬記憶體(HBM)成為半導體產業的關鍵戰場。被稱為南韓HBM之父的KAIST教授金禎浩,將「混合鍵合(Hybrid Bonding)」、「高頻寬快閃記憶體(High Bandwidth Flash;HBF)」、「Compute-in-HBM」視為未來競爭關鍵。
金禎浩日前於半導體封裝趨勢論壇(SPTF)指出,隨著進入代理式AI(Agentic AI)時代,資料處理量將比現在多100倍,當到達實體AI(Physical AI)階段,則將增加至1,000倍,代表GPU搭載的HBM容量也可能需要提升1,000倍。
評析:Tesla象徵性降價推動競爭白熱化 2025年電動車銷量恐難逃衰退?
自2025年4月起,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關稅大刀亂揮,令台灣車市大多數品牌銷售低迷,僅少數特定品牌逆勢成長。尤其高價電動車(EV)買氣跌入谷底,包括福斯汽車(Volkswagen)、納智捷、豐田(Toyota)等品牌相繼推出電動車限時優惠活動。
而到8月初,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在台灣針對Ioniq 5、Ioniq 6大砍30萬元,更引發電動車促銷戰升級;Tesla日前回應關稅調降議題而祭出的促銷策略,促使競爭更趨白熱化。
中國新能源車龍頭比亞迪近期傳出為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繼先前計劃將電動車(EV)透過泰國工廠出口台灣,引發各界關注與經濟部防堵。比亞迪泰國子公司近日宣布,超過900輛海豚電動車已裝船啟航,主要出口歐洲市場,包括德國、比利時與荷蘭。
由於這些車輛非出產自中國,得以有效避開歐盟(EU)對中國製電動車徵收的27%高額關稅,成為比亞迪面對複雜國際貿易政策環境的調整策略。供應鏈業者指出,比亞迪此舉顯示其面對中國市場「內捲」問題,包括價格競爭激烈與利潤受限,已積極轉向海外市場布局。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2QFY26財報電話會議上提到,如果NVIDIA能推出具競爭力的產品,那麼光是2025年,中國市場就將成為NVIDIA價值500億美元的市場,且後續每年還會年成長5成。這凸顯中國龐大AI晶片需求市場,成為NVIDIA往後幾年營收成長性的關鍵潛力。
雖然NVIDIA AI晶片對中國銷售仍存在中美貿易戰下的紛爭,如中國政府勸阻企業購買H20,傳出NVIDIA最近暫停生產H20。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項損失看起來很大,但在全球對AI晶片的需求仍大幅高於供應量的情況下,預期NVIDIA對中國市場的潛在收入不會消失,因為中國AI產業仍需要NVIDIA AI晶片。
中國AI晶片公司寒武紀的發展歷程,始終與陳氏兄弟緊密相連。創辦人陳雲霽、陳天石兩兄弟出身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在年少時期即展現過於常人的理工天賦。
哥哥陳雲霽14歲考入中科大,23歲取得中國中科院計算所博士學位;弟弟陳天石則於16歲入學,9年內拿下博士學程。兩人先後進入中國中科院計算所,投身AI晶片領域研究,並為日後創業之路、寒武紀的誕生奠定基礎。
責任編輯:陳奭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