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機器人、航太雙動能 助力工具機業逆轉勝
台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即將登場,官方首度將「機器人」定調為主題之一,因此各界也期待業者屆時會端出什麼好菜,以跟上當前火熱的AI機器人話題。此外,航太軍工應用如「無人機」市況火熱,業界更期待這兩大領域,有助於工具機產業打破多年來的僵局。
雖然目前多數台廠未能在後段組裝佔有一席之地,但仍不缺席上游供應鏈,近來更有多家台廠成功打入美國機器人供應鏈,後勢發展備受矚目。
工具機近年成機械業重災區,在飽受外在因素干擾,包括禁運俄羅斯、關稅、匯率等,整體市況疲軟,工具機業者也苦笑,喊了好幾年的「可望復甦」,但卻遲遲不見蹤影。
業界因此也寄望透過新市場需求重拾成長動能,而兩年一度的TIMTOS,自然成為後續展望的重要觀察指標,各家業者為此摩拳擦掌,看好新市場如機器人、AI商機動能強勁,今年展出規模再突破疫候解禁高峰,再度創新高。
業界分析兩大因素可望挹注後續市場動能:
首先,是中東衝突緩和,加上近期川普(Donald Trump)出手介入俄烏戰爭調停,出現「戰後復甦商機」。而國防自主需求提高,航太軍工可謂環環相扣,近年航太已成工具機主要成長動能之一,可望注入活水。
其次,則是美國科技巨擘陸續明確定立人形機器人發展藍圖,有望帶動上下游供應鏈訂單。
值得注意的是,主辦單位今年首度將「AI和機器人」列為核心主題之一。
前有NVIDIA、Tesla積極進軍AI機器人領域,近期包括蘋果(Apple)、Meta也陸續傳出要投入機器人研發,工具機相關業者握有既有精密機械優勢,也積極搶進關鍵零組件供應鏈,對於整機業者來說,設備需求亦是目標。
目前市場也傳出,多家台廠成功打入美國機器人生態系包括Tesla、波士頓動力、NVIDIA、亞馬遜(Amazon)等供應鏈。
台廠部分如和大,因與Tesla親上加親,帶動相關企業盟英切入諧波減速機供應鏈,近期和大更被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選為人形機器人百強之一。
而同被評選為百強的上銀,則是波士頓動力重要供應鏈,上銀除諧波減速機,包括滾珠螺桿、滑軌、軸承等也在機器人傳動需求上發揮關鍵作用,上銀也證實目前除美系外,也與日系機器人供應鏈接觸中。
台灣精銳則是布局行星減速機,目前主要著眼於物流機器人並切入亞馬遜供應鏈,隨著亞馬遜擴大在倉庫中採用自主移動機器人、協作機器人,台灣精銳也將北美市場視為營運成長的重要動能之一。
此外,因應AI熱潮,今年TIMTOS定調三大主題,除「AI和機器人」看點,「未來智造」及「綠力永續」等也是重點主題。
尤其AI技術如何導入工具機的成果展現,預期也是各家指標大廠對於AI相當重要的布局。工具機展一別傳統機械黑手既定印象,緊扣AI與智慧製造趨勢,也凸顯傳統機械產業時值重要的轉型時刻。
而各家業者除緊扣AI帶來機器人熱潮,另一成長動能則是戰後與國防自主商機。
近期美國總統川普介入俄烏戰爭,可望將此歷時三年的紛擾畫下休止符,外界也盼屆時可望帶來重建商機,包括在軌道交通、建築機械等,而工具機產業身為重要生產設備,自然跟著受惠。
再者,川普介入俄烏戰爭並非採取溫和手段,川普態度牽動歐洲各國的國防布局方向,加上航太軍工可謂一體兩面,業界認為航太市場未來將會非常熱鬧,目前需求已看旺到2025年底、甚至2026年,是終端市場中相對穩健的一塊。
一方面,受惠全球民用市場新機需求與維修服務提升,另一方面則是各國強化無人機發展策略,也打開相關設備需求,對於市場來說,航太相關商機似乎已成現階段的剛性需求。
責任編輯:何致中
- 華為幫昇騰晶片找客戶 瞄準中東、東南亞市場
- 黃仁勳下週赴北京 行前先見川普
- 關稅重壓下日本首相強調能源等自主 惟衝擊已蔓延到汽車業之外
- Panasonic投影機業務出售傳觸礁 關稅成攔路虎
- 不畏川普政策逆風 太陽能、風能已成美發電主力
- 關稅衝擊進口?大疆無人機美國大缺貨
- 衝破DeepSeek、川普關稅陰霾 NVIDIA市值破4兆美元
- 川普開徵30%進口稅 南非總統批:錯誤貿易認知
- 川普高關稅因應劇本何在? 台灣三大出口產品首當其衝
- 全球急出貨 川普確定8月開徵50%銅進口關稅
- NVIDIA中國版Blackwell傳9月推出 黃仁勳將訪北京高層
- 評析:高關稅紓困政策杯水車薪 台廠產線布局進退兩難
- 歐盟內部現分歧 對美貿易談判分強硬、妥協兩派
- 川普第二波關稅名單8國入列 金磚巴西面臨50%關稅最高
- 率先與美達成協議 越南已開始思考市場多元化
- 福特美國LFP電池廠度過危機 可獲大而美法案稅務減免
- 受益對中出口恢復 波音6月飛機交付量創18個月來最高
- 美國EV停止補貼 日產繼豐田、本田延後EV計畫
- 傳TikTok美國業務將售予甲骨文 字節跳動否認
- 捍衛對等關稅立場 川普左批歐盟、右打金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