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聯電難閃「台幣強升」 大立光匯損恐破紀錄
關稅大戰暫時休兵,但半導體與科技產業目前最大的魔王關,已換成「新台幣強力升值」,衝擊強勁且直接。相關供應鏈表示,盛傳此波匯率劇變,背後恐有政治力操控,大部分業者的避險策略再有彈性,都難逃毛利率、獲利減損。
幾乎所有營收都以美元計價的台積電首當其衝,估計新台幣兌美元升值1%,將造成營益率下降0.4%,目前匯率已見2字頭,與4月法說提供的假設匯率32.5元,已相差逾2.5元。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預計於2025年6月3日之股東會,將針對關稅、新台幣升值、海外擴廠等疑慮一一回應。
台灣4月出口金額創下單月次高,前4月出口金額年增20.6%,上市公司4月營收成長15.37%,表現皆超乎預期,5月應也不會太差。川普於4月2日發動的對等關稅,對供應鏈影響目前尚稱可控。
半導體供應鏈認為,美國於4月10日釋出90天豁免期,接著美中又暫時休兵,雙方大降關稅,全球緊張形勢稍有緩和,雖然川普又拿南非與歐盟開刀,但相關政策反覆不定,已令市場麻木。
目前各國還是等待進一步協商,並加快出貨時程與規模,在預支下半年成長動能的情勢下,由於全球政經局勢與市場需求不明,90天對等關稅豁免期後,7月恐怕再掀波瀾,目前供應鏈對於下半年表現多謹慎看待。
供應鏈表示,關稅只是暫時緩和,始料未及的新台幣暴力升值才可怕,對各公司的獲利影響直接且快速,不少公司第2季匯損金額恐超乎預期。
例如鴻海,首季略為修正業績展望,董事長劉揚偉說是因為匯率,另估計新台幣兌美元平均匯率升值1元時,將影響營收約3%、毛利率減少0.1%。
市場也擔心大立光,以過去業外匯損狀況推估,2023年第3季匯率32.27元,至第4季底升值到30.705元,當季業外匯損達28.5億元,此次新台幣升值更凶猛,大立光匯損恐怕會創高。
以半導體產業來看,目前IC設計與IP業者因成本多為美元計價,具有部分自然對沖效果,受匯率影響相對較小。而封測方面,日月光估計,新台幣每升值1元,將使其封測業務毛利率下滑約1.5%。
晶圓代工方面減損也不小,如台積電已言明,新台幣兌美元升值1%,將造成營益率下降0.4%;而聯電則是直言關稅政策讓景氣及展望更難預測,匯率因素確定產生負面衝擊,聯電營收以美元計價,營收表現直接反應新台幣升值幅度,預估新台幣匯率每升值1%,侵蝕毛利率0.4%。
市場認為,台積電第2季營收設定是基於1美元兌換32.5元新台幣的假設匯率,預期毛利率落在57~59%之間,營業利益率則介於47~49%,以2日匯率來看,與32.5元已相差逾2.5元,影響不小。
不過,台積電受益3/5奈米製程產能利用率至第3季都維持滿載,高價2奈米製程也已開始量產,AI需求持續強勁,且相關製程漲價策略早已啟動,應可減壓匯率衝擊。
目前台積電並未有下修整體財測跡象。3日股東會上,關稅與新台幣升值將是股東詢問重點,接任董事長後首度主持股東會的魏哲家,將清楚說明各風險與最新決策。
另一方面,除了關稅與新台幣升值議題,股東提問預計也包括台積電是否前往中東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設廠,在此之前,台積電已婉拒卡達重金邀約;以及台積電在美設廠對營運帶來的影響,盛傳已排擠日本、德國等地的建廠進度。
此外,近期台積電竹科6吋與8吋廠進行整併,大幅調整結構與人力,估計將釋出千名人力至其他廠區。
責任編輯:何致中
- 世界工廠代價何其昂貴 低毛利製造業缺口美難填
- 評析:川普大棒下台廠思維轉變 對中投資佔比急縮9成
- 傳GF、聯電有意合體 盼可與台積電在成熟製程分庭抗禮
- 現代汽車加碼美國投資210億美元 擴大產能、新建鋼鐵廠
- 美國商務部長:川普將強力回擊報復美國關稅的國家
- 川普高效率爭取台積電擴大投資 拜登晶片法黯然失色?
- 川普對台晶片發難 台積身處美國製造浪尖上
- 傳川普要求墨西哥對中國進口商品徵關稅
- 鴻海看關稅變局 劉揚偉籲留意市場是否萎縮
- 美國消費者對電動車興趣 降至6年新低
- 陳其宏:關稅變化愈走愈緩和 匯率使出兩招就可控
- 屋漏偏逢連夜雨 評析:台廠苦日子要來了嗎?
- 半導體關稅陰影下 台灣貿易投資中心於福岡揭幕
- 白宮證實對中關稅145% 川普:有轉型問題但深具信心
- 中國汽車產業整軍應戰 央企送作堆、外資找伴取暖
- 解析陳立武「小而美」晶圓代工戰略 睡獅英特爾何時甦醒?
- 川普盼TikTok交易於期限前達成 已成中美談判籌碼之一
- 川普稱汽車關稅在即 暗示部分國家有望減免對等關稅
- 阿聯高官傳將訪美 爭取放寬高階晶片管制
- 美國關稅大刀亂揮 下游電子關注二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