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先進封裝赴美「陣前換將」 傳張宗生接替何軍
川普上任後,不僅全面收緊鎖中禁令,矛頭更直指台積電,揚言晶片法補助金凍結,同時要對台積課徵100%關稅,再度讓台積承受極大壓力。
目前最火紅的AI伺服器高效運算(HPC)晶片,關鍵更包括了先進封裝技術,也因此,美方諸多要求當中,也希望台積在美國建置先進封裝產能。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台積先進封裝部門高階主管,恐會「陣前換將」。由美國廠功臣王英郎或是張宗生,接任現在的副總經理何軍職務,目前業界傳出以張宗生呼聲最高。
半導體供應鏈透露,美國政府政策反覆,難以預測,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至少先滿足美方的「重返半導體製造榮耀」基本條件。
除了加速已宣布的亞利桑那州廠量產、製程技術與後續動工時程外,另也傳出美方增加多項要求,希望台積採行合資、入股,以及釋單等方式,搶救英特爾(Intel)晶圓代工事業,同時希望台積在美建置先進封裝產能。
也因此,市場傳出,台積電正重新評估在美國建立首座先進封裝廠。
高層人事方面,2017年進入台積,擔任先進封裝技術暨服務副總經理的何軍,則傳出接下來將交棒給張宗生或王英郎,由一級戰將扛起重任。
何軍2017年加入台積,擔任先進技術品質暨可靠性資深處長,2019年建構更完整的原物料品質管理系統,強化台積與主要材料供應商的合作。
加入台積前,何軍曾任英特爾技術暨製造群品質暨可靠性資深處長,負責製程技術開發與製造的品質暨可靠性,範圍涵蓋矽研發、先進封測,以及全球製造營運。
而王英郎與張宗生,則是傳聞多時將升任資深副總,其中一人將承接何軍先進封裝業務,以張宗生呼聲最高。
張宗生現為台積先進技術暨光罩工程副總經理,1995年加入台積,曾任晶圓十二B廠資深廠長等。
供應鏈業者分析,關稅大戰帶來全面性衝擊,若公平採行,在產業方面,對台積等上游半導體影響不大,主要還是IC設計等下游終端產業鏈,尤以美系大廠受創甚鉅。
供應鏈表示,因應日本、德國與美國政府要求,台積前往當地建置晶圓廠,好不容易研擬解套方案,可將營運獲利影響與根留台灣爭議,降至最低。
但川普2.0上任後,一切又重來,針對性十足,目的是讓台積擴大在美製造,也搶救英特爾。
此外,業界也盛傳,台積位於華盛頓州Camas的首座8吋廠據點,也成為鎖定標的,可能納入擴建大計中。
目前較能確定的是,台積會加速亞利桑那州廠首座4奈米廠放量,3奈米以下的第2座與第3座廠進機、量產與動工時程,皆重新釋出提前方案。
接下來也會提前釋出第4~6座廠的動工時程與製程技術,因應川普政府的基本要求。
責任編輯:何致中
- 關稅新政轉彎仍不能大意 伺服器ODM客戶積極評估遷移
- 歐洲反美潮利多本土品牌 中國供應商連帶受惠
- 川普、寧德時代接連絞殺 儲能大廠Powin聲請破產
- 川馬一夕變臉 Musk回歸Tesla捍衛EV補助
- 傳美國與阿聯達初步協議 阿聯可年購50萬顆AI先進晶片
- 美中關稅大降115%演哪齣 黃崇仁:美中互讓找下台階、半導體關稅難上路
- 川普鬆口大降中國關稅 彭双浪:關稅超過50%沒有意義
- 中國產能過剩美關稅威逼 政院:台內部存五大急迫難題
- 韓面板業樂見美關稅牽制中國 蘋果iPhone成雙面刃
- 對加墨徵關稅縮手 川普只是虛張聲勢?
- 美國太陽能仍有可為 日廠擴大投資
- NVIDIA攜G42建置資料中心 中東AI合作陸續成形
- 關稅衝擊全球手機市場 年出貨成長率遭下修2.3%
- 不觸及整併談判 日產與本田因應關稅考慮在美合作
- 英美達成汽車關稅協議 挑戰稅後美國生態平衡
- 川普關稅下金價飆新高 封測廠擬調高報價反映成本
- 關稅政策敏感時機出售康寧持股 SDC:合作關係不變
- 美出口管制實體清單增列54家中企 限縮中國AI先進技術發展
- 川普新汽車關稅4月2日上路 貿易戰再升溫
- 川普新政為美國AI政策揭開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