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全年展望不動如山!地震、禁令、關稅變數拚拆彈
連月來美國收緊AI禁令,且祭出關稅深水炸彈等手段,外界一度認為,台積電恐將會首當其衝。
不過,從台積發布了盤點年初地震後損失的相關訊息後,半導體業界解讀,這某種程度也意味著,台積電對於2025年營運展望,仍有信心維持。
台積公布年初地震損失,扣除保險理賠後約為新台幣53億元,略高於2024年403地震的30億元損失,但遠低於市場所預期逾百億元。
台積說明,雖因首季認列損失,但「單季營收預期仍可達標」,趨近250億~258億美元展望低標,現正傾力補足生產損失,全年財務展望維持不變。
回顧近期國際局勢變化,川普(Donald Trump)上任以來,發表數項重大政策宣示,其中,關稅政策不僅與中國正面對決,加拿大等多國也在名單中,近期更釋出,有意「對台灣生產的晶片徵收100%關稅」。
另外,拜登政府先前也發布了AI晶片三級管制,防堵中、俄等國繞道取得受管控的AI晶片,川普團隊日前則是傳出,將限制NVIDIA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降規AI晶片。
觀察重點在於,台積在公告震後損失的這個時機,其實可以「順勢下修展望」。
但是,台積仍信心維持「全年美元營收成長25%」的目標,這意味著,近期中美貿易戰火對其影響,相對可控。
台積擁有7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技術、產能分配與議價優勢,連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英特爾(Intel),也都不得不投片下單。
半導體業者指出,川普關稅大戰2.0,以及AI半導體相關禁令擴大執行等,令全球科技大廠坐立難安。
其中,川普政策朝令夕改,大國間的角力戰,已經讓產業供應鏈猶如俎上肉。市場大多認為,台積將成為夾心餅乾,近日更是雪上加霜。
此外,外媒釋出台積電已向中國晶片客戶發出通知,16/14奈米以下產品需在美國BIS白名單中的「Approved OSAT」進行封裝,若未取得來自相關封裝廠的認證,將被暫停出貨。
這也說明了,美國可藉此完全監控中國晶片技術與量產進程,不再有白手套繞道、走私夾帶情事發生。
這不僅對中國晶片業者影響甚鉅,台積電的中國客戶投片規模,原本已逐步縮減,預期後續的減少速度將加快,至少半年至1年後,才能符合美方規定進行轉單。
半導體業者重申,台積電所受到的影響,由近日針對地震的正式聲明,與來自製程推進、產能擴增的具體藍圖兩大方向來看,可嗅出端倪,台積電釋出了「影響應仍可控」的態度。
進一步來看,台積電的全年營運展望不變,這也說明,2025年1月中法說會後至今,所發生的半導體禁令、關稅戰、DeepSeek衝擊,目前皆尚未對台積造成重大影響。
半導體業者表示,台積在台灣與海外的擴產計畫,正持續進行中,同時也已開始規劃下一輪擴廠。2奈米以下製程技術加速推進中,關稅大戰傷的是美系大廠,台積電仍可採行漲價等策略因應。
另若單以先進封裝CoWoS產能展望來看,台積朝月產能15萬片目標前進。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旗下平頭哥,在台積CoWoS的業務比重中,原本入列前十大客戶。但從近日2025年CoWoS訂單中,已幾乎歸零,AI晶片研發與生產明顯受創,美國從設備、晶圓代工到封裝的鎖中策略,已略有成效。
儘管如此,如平頭哥、中興微、比特大陸等多家投片量大減,但預期NVIDIA與其他AI晶片業者持續擴大下單,可望填補中國相關業務缺口。
責任編輯:何致中
- 衝破DeepSeek、川普關稅陰霾 NVIDIA市值破4兆美元
- 加拿大取消數位服務稅 美加重啟貿易談判
- 川普開徵30%進口稅 南非總統批:錯誤貿易認知
- 台IC封測海外兵分兩路 前進大馬攻車用、機器人
- 川普高關稅因應劇本何在? 台灣三大出口產品首當其衝
- 台美關稅談判初傳捷報 晶片界估兩大難題未解
- 全球急出貨 川普確定8月開徵50%銅進口關稅
- Wolfspeed聲請破產 重整求轉機
- NVIDIA中國版Blackwell傳9月推出 黃仁勳將訪北京高層
- 川普威脅對日徵收新關稅 數月談判尚未談攏
- 台灣對墨西哥出口成長近5倍 川普關稅帶來不確定性
- 評析:高關稅紓困政策杯水車薪 台廠產線布局進退兩難
- 歐盟AI超級工廠獲業界響應 採購規模達300萬顆GPU
- 歐盟內部現分歧 對美貿易談判分強硬、妥協兩派
- 川普「罩」美光 三星與SK海力士反遭關稅、管制雙掣肘
- 中國研擬多張美科技大廠牌 應對川普關稅談判
- 川普第二波關稅名單8國入列 金磚巴西面臨50%關稅最高
- 供應鏈觀察:只要川普在 Hybrid訂單勢必大增
- 德儀投資600億美元美國擴產 對抗中國類比產能大增壓境
- 憂90天後挑戰更艱鉅 光學廠:客戶有意重談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