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明確、前英特爾CEO看好 矽光子爆發決勝關鍵在台廠
背後有NVIDIA、超微(AMD)等晶片龍頭投資的矽光子新創Ayar Labs,在矽谷創投Playground來台的媒體活動中,創辦人暨執行長Mark Wade與前英特爾執行長Pat Gelsinger進行爐邊對談。
外界關心矽光子技術何時迎來真正的需求爆發,據其表示,時間點將落在2027~2028年。關鍵因素包括NVIDIA態度相對明確的領頭效應,以及台灣半導體供應鏈的奧援,矽光子需求竄升方能成真。
Pat Gelsinger直言,他過去20年都在討論「銅纜轉換成光纖」的技術前景,現在終有機會實現。Mark Wade坦言,過去矽光子永遠被當成「下一代就會實現」的技術,但在AI資料中心需求大幅攀升,且晶片通訊瓶頸日益嚴峻態勢下,矽光子終於來到了真正落地的時間點,2027~2028年會是首波需求爆發期。
Ayar Labs台灣區總經理Scott Clark表示,推動整個矽光子技術導入的加速,NVIDIA CEO黃仁勳2025年在GTC上的發表,可說是功不可沒。
NVIDIA確定加速導入之後,原本所有在觀望的人,不管是晶片業者、雲端(CSP)大廠還是台灣在地的半導體供應鏈,幾乎全部都動了起來,對於技術與解決方案的各種合作與討論,如火如荼地進行。
當然,實際大量導入矽光子技術的時間點,仍是由客戶們來決定,不過,無論最終時間點是發生在2027年中還是年底,可確定的是,AI資料中心最大的幾個巨頭,基本上會在2027~2028年,開始大量導入矽光子技術。
而帶動相關需求爆發,絕對不是只有領先的CSP大客戶,一些比較Tier 2雲端業者或AI廠商,大概也都會在這些領先業者導入之後的2~3個季度內,跟上進度,市場的需求規模肯定會更加驚人。
為了要滿足這樣的需求,Ayar Labs就必須和台灣的半導體供應鏈生態系建立深度合作關係,過去Ayar Labs其實是和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GF)等美系晶圓廠合作較多,但現在客戶對於產品量產的需求,只有以台積電為首的台灣供應鏈才做得到。
對此Ayar Labs也已經在新竹設立辦公室,就近建立穩健的合作關係。
Mark Wade也在對談的過程中表示,台灣有供應鏈、技術合作夥伴也有下游客戶,光是2025年他已經來台灣10趟了,由此可以看出台灣對於Ayar Labs的重要性,Mark Wade強調,Ayar Labs希望可以在半導體生態系最強的地方打造產品,這樣才能真正地滿足客戶日益攀升的技術與量產需求。
而Scott Clark也進一步提到,其實這樣的需求攀升,對於光學共同封裝(CPO)解決方案來說,吃緊的並不只是晶片而已,光模組的需求及技術缺口,也是非常大的挑戰,這也是Ayar Labs來到台灣尋求支援的其中一環,畢竟這個部分如果沒辦法解決,對公司來說,也就沒有辦法供應整個解決方案給客戶了。
此外,Ayar Labs也在本週宣布和台系ASIC設計服務業者創意成為合作夥伴,對此Scott Clark表示,其實公司2025年已經和許多提供ASIC服務的業者建立合作關係,台系的創意與世芯都已經是合作夥伴,主要就是為了讓這些ASIC業者可以在提供給客戶的方案中,包含Ayar Labs的CPO相關技術,以此來讓Ayar Labs可以進一步尋求ASIC市場的機會。
Scott Clark強調,CPO需求的攀升當然會帶來一些競爭的壓力,但以目前整個AI市場對於矽光子的需求,這樣的競爭其實也不是壞事,大家對於技術有了更多推進的動力,反而可以促進整個生態系更加欣欣向榮。
責任編輯:何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