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體「缺料大恐慌」恐至2027年? 品牌、系統廠各自加入搶貨戰局 智慧應用 影音
D Book
231
AWS港都創新日
Security Summit

記憶體「缺料大恐慌」恐至2027年? 品牌、系統廠各自加入搶貨戰局

  • 韓青秀台北

記憶體缺貨擴大蔓延,上下游供應鏈備料大決戰,形成恐慌性搶購。符世旻攝(資料照)
記憶體缺貨擴大蔓延,上下游供應鏈備料大決戰,形成恐慌性搶購。符世旻攝(資料照)

記憶體搶貨潮進入2025年第4季後愈演愈烈,產業鏈掀起「恐慌性搶貨」風潮。市場傳出,包括華碩(ASUS)、微星(MSI)等多家品牌及系統業者,近期積極在市場大掃貨。業內人士指出,各家雲端服務(CSP)大廠帶動高頻寬記憶體(HBM)及DDR5 RDIMM模組需求暴增,記憶體儼然成為攸關2026年營運消長的「戰略性物資」,記憶體模組廠與系統廠各自全面掀起「備貨大戰」。

模組廠、封測廠財報亮眼 2026年缺貨成常態

近期各大記憶體模組廠第3季財報陸續繳出創下新高佳績,而創見也公布10月自結獲利,單月獲利年增達2.4倍,單月獲利已接近第3季的一半水準;相關供應鏈如記憶體封測業者營運也連帶水漲船高,包括南茂、華東、福懋科第3季紛紛由虧轉盈,創下近期單季新高表現。

華泰的獲利表現也達到近5季以來新高,力成看好第4季營收持續季增約個位數百分比,預期2026年首季將明顯優於2025年同期。

受到記憶體供應緊缺、價格飆漲快速,日前傳出十銓將直供的「原價屋」報價單下架,一度引發DIY玩家恐慌,雖然數日後已恢復報價,但零售業者認為,記憶體業者惜售庫存、暫停報價,進而全面調漲,恐將成為未來1年的常態。

品牌、系統大廠出擊 加入記憶體現貨掃貨戰局

此外,相關業界人士也透露,包括華碩、微星等多家業者,近期為了確保在伺服器記憶體及PC應用等穩定供貨,陸續積極在現貨市場大批掃貨。

據悉,由於部分雲端客戶採取以系統廠自行採購記憶體的模式,但隨著記憶體完全進入賣方市場,大型CSP巨擘幾乎早已鎖住記憶體原廠的主要產能供應,導致其他供應鏈被迫轉往現貨市場搶購,或向其他過去沒有交易過的原廠緊急提出驗證,即使完成了驗證,也要重新排隊配貨。

對於記憶體價格持續上漲,華碩表示,截至第3季底在零組件庫存約2個月,通路端成品也有接近2個月,雖然記憶體短缺對第4季營運影響有限,但若供需失衡持續,必然「在適度狀況下調整產品價格」。

業者坦言,現在記憶體原廠「不是不給,是各家的貨給得不夠」。

目前市場普遍預期,記憶體於2026年將缺貨一整年,在如今產業兵荒馬亂之際,現貨市場「買到就是賺到」,各家ODM或系統業者也紛紛加入搶貨行列,甚至可能在購得貨源後,轉售給其他CSP業者。

據悉,近期現貨市場RDIMM 64GB模組價格已經超過700美元、96GB價格也進入1,200美元、而128GB模組價格將上看至2,400美元。

記憶體缺貨漲價大恐慌 不排除2027年繼續吃緊

相關供應鏈表示,記憶體產業近期已經進入「恐慌性搶購」,上游原廠希望觀察供需缺口再提出合約報價,但供應緊缺的消息愈傳愈劇烈,導致缺口愈大、價格漲幅愈大,引發各界瘋狂搶購。

近期多家台廠高層親自前往韓國搶貨,但下游模組或系統業者與原廠之間,是否具有長期合作關係,將影響產業實際供貨的順位。過往台系業者傾向於成本導向採購策略,隨著記憶體產業進入供需情勢反轉,短期內緊急要貨的成效將非常有限。

除了DDR5 DRAM缺貨潮延燒,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也坦言,目前DDR4市場的狀況是「有貨就拿」,尤其網通設備Switch受到設計規格固定,儘管DDR4的價格已經比同規格DDR5來得高,短期難以轉換記憶體規格,對於企業成本帶來壓力。
 
受到記憶體價格持續上漲的走勢,部分PC品牌2026年可能將縮減出貨機種的DRAM容量。

群聯執行長潘健成指出,DRAM價格居高不下,將影響消費性產品體驗,或將有利於地端AI的Adaptive方案,在DRAM減量情況下,將能維持系統效能並升級為AI PC,提供成本與效能兼顧的替代方案。

記憶體搶貨潮已從通路、記憶體模組廠、品牌及系統廠全面展開,隨著AI伺服器需求排擠效應加劇,供應鏈緊繃態勢恐將延續至2026年,不排除2027年仍將持續供應吃緊。

 
責任編輯:何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