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台積電CoPoS設備供應鏈上膛 嘉義、美國廠最快2028年量產 智慧應用 影音
D Book
231
SEMI
IC975

(獨家)台積電CoPoS設備供應鏈上膛 嘉義、美國廠最快2028年量產

  • 陳玉娟新竹

台積電CoPoS設備供應鏈上膛,傳出最快2028年可望量產。李建樑攝
台積電CoPoS設備供應鏈上膛,傳出最快2028年可望量產。李建樑攝

台積電持續推進先進封裝技術,繼CoWoS與2026年登場的InFO-PoP升級版「WMCM」後,進一步將CoWoS與扇出型面板級封裝(FOPLP)技術整合,並重新命名為CoPoS(Chip-on-Panel-on-Substrate),也就是「CoWoS面板化」,將晶片排列在方形基板上,取代圓形基板,可有效增加產能。

半導體供應鏈業者透露,台積已規劃2026年於采鈺設立首條CoPoS實驗線,量廠據點為嘉義AP7的P4、P5廠,最快2028年底至2029年上半量產。

近期亦已大致敲定首波設備供應鏈,確立相關規格與訂單量。

除科磊(KLA)、東京威力科創(TEL)、Screen、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Disco等歐美日國際大廠外,台廠亦有13家業者入列,包括印能、辛耘、弘塑、均華、致茂、志聖與大量等。在AI晶片驅動的先進封裝擴產潮下,訂單能見度延伸至2027~2028年,長期營運展望維穩向上。

CoPoS為CoWoS面板化,此名稱原為亞智所提出,之後由將FOPLP與CoWoS結合的台積統一採用,係將晶片排列於大型方形面板RDL層,取代傳統圓形矽中介層(Silicon Interposer),達到「化圓為方」。

簡言之,將傳統300mm矽晶圓改為方形面板設計,尺寸可達310x310mm、515x510mm或750×620mm等,全球供應鏈研發方向,目前皆以台積釋出規格為主。

CoPoS主要是為了解決大尺寸AI晶片的技術問題,中介層材料由傳統矽,改為玻璃或藍寶石方形載具,再於上方鍍製RDL,可望大幅提升面積利用率,封裝更多Die,提升產能且降低單位成本,同時支援更大光罩、緩解晶片越大越明顯的翹曲(warpage)等問題。

據了解,原預期台積最快2027年底進入量產,然在評估CoWoS-L、WMCM與SoIC技術推進與產能後,加上開發進度較預期緩慢,翹曲等眾多問題待解,目前量產時程,已延後至2028年底至2029年上半。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台積已大致確定未來3年先進封裝擴產計畫,CoWoS產能主要分布在台灣多個廠區,包括竹科、中科、龍潭、竹南、南科,同時亦在南科群創舊廠AP8展開改裝擴產。

嘉義AP7廠則為最新且規模最大的先進封裝據點,規劃8座廠,但沒有以CoWoS為主,P1為蘋果(Apple)專屬的WMCM產線,P2、P3鎖定SoIC, CoPoS暫定在P4或P5。

預計2028年動工的美國亞利桑那州2座先進封裝廠,將各以SoIC與CoPoS為主。

此外,近期台積整併竹科6吋廠(Fab 2)及3座8吋Fab 3/5/8廠,且評估Fab 7廠,規劃將部分廠區建置先進封裝廠。

供應鏈業者表示,台積電確立嘉義與美國廠將建置CoPoS產線,也開出設備規格與訂單量,近期掀起全球供應鏈競標搶單熱潮,首發入列供應名單的歐美日國際大廠包括KLA、TEL、Screen、應材、Disco、Yamada、Tazmo、Nitto、Canon、LINTEC 、Camtek、Heller、Nordson等。

值得一提的是,台設備廠競爭也相當競烈,最新入列的有印能、辛耘、弘塑、均華、致茂、志聖、晶彩、大量、倍利、家登,以及力鼎、佳宸、亞亞等13家。

其中,以獨家先進封裝除泡設備拿下台積大單的印能,已宣布搶先布局WMCM與CoPoS,而AOI及PCB鑽孔機業者大量,同時取得嘉義廠SoIC與CoPoS訂單,受惠嘉義AP7廠自第3季底開始進機,長期營運維穩向上。

值得注意的是,由台積電前資深副總林坤禧於2014年成立的倍利,以光學、機構設計、電控、系統軟體以及演算法AI技術,提供自動化光學檢驗量測方案,也穩健入列台積供應鏈。

 
責任編輯:何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