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醫學遇見智慧科技 國興中醫結合華碩智慧手錶落實「治未病」願景 智慧應用 影音
D Book
231
Security Summit
DTindustry

傳統醫學遇見智慧科技 國興中醫結合華碩智慧手錶落實「治未病」願景

  • 孫昌華台北

國興中醫院長方志男表示,智慧手錶可協助中醫師掌握隱藏的生理數據,提升治療精準度,落實「治未病」理念。華碩
國興中醫院長方志男表示,智慧手錶可協助中醫師掌握隱藏的生理數據,提升治療精準度,落實「治未病」理念。華碩

穿戴式科技快速發展,智慧手錶逐漸成為輔助醫療的重要工具,在中醫領域,此科技正為傳統的「望聞問切」診斷法帶來革命性的改變。國興中醫診所近年積極採用華碩智慧手錶。院長方志男表示,智慧手錶可協助醫師獲得更精確的病患生理數據,從而優化診療流程與治療品質,提升「治未病」的精準度,此一結合傳統中醫智慧與現代科技的做法,將開啟預防醫學新篇章。

方志男指出,傳統中醫診斷依循「望聞問切」4種診法,望診觀察氣色、舌頭、眼神、步態等外在表徵;聞診透過嗅覺辨別氣味、聽覺分辨聲音;問診詢問生活狀態與主觀症狀;切診則包含觸診與把脈,觀察皮膚濕度、質地及全身氣血循環狀況。

透過這套完整的診斷體系,中醫師能將患者歸類為九大體質:平和體質(健康狀態)、氣虛、陽虛、陰虛、血虛、痰濕、寒濕、濕熱、血瘀,以及特異體質。

在上述診斷與分類基礎中,「治未病」是中醫最核心的理念之一,此理念強調在器官尚未出現器質性病變前及早調整至平衡狀態,並在已有病徵時預防惡化、阻斷病變惡化進程。

方志男指出,這也是中醫特別重視功能性指標的原因,但傳統的觀察與問診難以精準掌握睡眠深度、血氧波動或心率異常等隱藏數據。智慧手錶正好補足這一缺口,透過睡眠結構分析、血壓監測、心率追蹤與血氧濃度測量,讓「治未病」落實為可量化、可追蹤的實踐。

從臨床案例來看也印證了其價值,方志男以該院某臨床病患為例,這位患者自覺睡眠良好,後來透過手錶數據與醫院檢測,顯示有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血氧甚至跌破90%;另有患者晨起胸口疼痛或胃食道逆流,經長期監測發現與夜間呼吸中止導致的血液循環不良有關。對於呼吸系統及心臟疾病患者,智慧手錶能持續追蹤治療效果,為醫師提供清晰的改善依據。

從治未病到智慧醫療  華碩智慧手錶融合中醫與科技

不過要讓智慧手錶真正成為診療工具,必須符合嚴格的標準,方志男表示,國興中醫診所選擇華碩智慧手錶,也是基於此考量。華碩智慧手錶通過TFDA認證,可確保量測數據的準確性與可信度:此外,血壓監測功能可讓醫師掌握更真實的數據,特別適合白袍症或血壓波動大的患者。

手錶的介面顯示聚焦於血壓、心跳與血氧三項核心指標,可直接對應心腦血管急症的主要風險因子,比起單純步數偵測或卡路里紀錄,更符合臨床診療需求;在配戴與使用便利性方面,華碩智慧手錶輕便、舒適設計,可降低部分患者抗拒長時間佩戴的機率,進而提升醫師在臨床監測與治療追蹤上的可靠度。

方志男最後指出,在中醫「治未病」理念的實踐中,智慧手錶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透過科技力量落實智慧醫療願景已是必然趨勢。數位科技可不受疲勞與情緒影響,持續提供精準、穩定、客觀的數據,成為中醫診療的最佳助力。他強調傳統中醫講究「整體觀」,將人體視為身心與環境交織的有機體,而現代科技則以精準測量強化此一全局性的診斷視角,這兩者結合可為預防醫學開啟全新可能,也讓「智慧醫療」從理念走向實際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