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邁向全球化布局 首重克服多元文化與人才培育挑戰
隨著半導體成為全球科技競逐的核心產業,企業在研發、製造與供應鏈的布局正逐步從亞洲擴展至美國、歐洲等地。隨著企業版圖走向全球化,如何應對並融合多元文化成為全新課題與契機。當企業能善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不僅能更順利地扎根當地市場,也能同時維持全球視野。
在 SEMICON Taiwan 2025「半導體全球布局:多元文化的挑戰、共鳴與新機遇」論壇中,擔任主持人的愛客獵總經理林奇葳指出,在強調創新與多元融合的時代,人才不只是企業的核心資產,更是推動創新的關鍵力量。因此,企業需要打造更具包容性和多元化的人才生態系,才能在跨國合作中持續保持競爭力。
杜邦電子市場總監魏凌雲博士則強調,隨著跨國團隊成為主流,員工首先必須具備良好的英文能力,以確保國際溝通順暢。其次,簡報能力也同樣重要,無論是面向公司內部、客戶,還是高階主管,投影片的準備與表達都是展現專業能力的最佳時機。
台灣默克集團董事長李俊隆博士進一步指出,跨文化合作的挑戰主要來自於溝通方式與價值觀差異。他建議,團隊成員在溝通時應該直接、明確,確保雙方目標一致。同時,不同文化背景的價值觀差異可能顯著,唯有彼此理解與尊重文化習慣,才能避免衝突並確保專案順利推進。
美光人才招募處長卓曉然分享,美光深耕台灣已逾30年,持續透過多元管道吸引對半導體產業有興趣的人才。她指出,即便新進員工缺乏半導體經驗,美光也透過完整的培訓課程,協助其跨入產業並發揮專長,展現企業在跨領域人才培育上的承諾。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執行長彭冠宇則提醒,雖然多元合作已成為產業趨勢,但企業在整合多元專業人才、共同推動專案的過程中,挑戰依然艱鉅。他認為,重點不在於形式上接軌國際,而應聚焦於「透過專業互補達成成功」,並在合作過程中尊重彼此專業,才能真正創造共享價值。
除了論壇交流外,人才培育也是2025年SEMICON Taiwan的重點之一。為了讓學生在參觀展覽之餘能實際體驗科技應用與創新,大會特別安排了Circuit Scribe 實作課程。此外,在人才培育特展中,聚焦於產業高度關注的三大議題,包括「科技女力」、「半導體全球布局──多元文化的挑戰、共鳴與新機遇」,以及「科技大師論壇」。SEMI邀請多位半導體產業鏈的高階領導者與專家,深入剖析最新產業趨勢,打造出在職人士與求職者強化自我能力、拓展視野的最佳學習與交流平台。
隨著半導體產業不斷深化全球化布局,企業唯有持續強化跨文化溝通能力,並建立具包容性的多元人才生態系,同時推動新世代人才培育,才能在激烈競爭中維持領先,邁向更具韌性與創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