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V NORD北德建議台廠並重合規與實作,應對全球車電市場變局 智慧應用 影音
Digikey
Event

TUV NORD北德建議台廠並重合規與實作,應對全球車電市場變局

  • 孫昌華台北

隨著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加上歐盟祭出RED-DA與CRA等資安法規,使全球車電供應鏈格局急遽生變,連帶對台灣汽車電子廠商造成衝擊,導致諸多專案因而暫緩。

值此時刻,特別是高度倚重美國業務的台廠,更急需尋求轉戰歐盟或大陸等其他市場的風險分散之道。台灣德國北德技術監護顧問公司(TUV NORD Taiwan)工業服務部資深技術經理林正偉表示,儘管不同市場有著不同慣性,但萬變不離其宗,唯有遵循基本規則,才可望取得競逐市場的門票。

合規僅是門票  落地實作才是贏得商機的關鍵

他歸納台廠應對新法規的態度有兩類,一類嗅覺靈敏、積極布局新法規與標準,藉此建立談判籌碼;另一類被動等待客戶提出明確要求、才展開行動,恐因準備不及而錯失契機。如何在規則出爐時,設法結合既有的流程及工具以最小成本展開合規準備,才是贏得市場門票的正解。

法遵合規不僅落在研發設計,亦涵蓋測試過程層面。若合規僅停留在取得證書,而未將標準內化之SOP落實於實作,僅憑流於表面的合規,在與客戶深入討論合作細節時往往會顯露罩門,可能無法回答產品風險問題或不知如何執行風險管理。若台廠於通過認證、跨越合規門檻,並將其內化至實作流程,才是建立與車廠客戶信賴的關鍵。

林正偉指出,RED-DA是歐盟為加強無線電設備網路安全而制定的法案,與智慧電動車輛內包含之無線產品範疇至為相關;至於CRA旨在提升所有數位產品的網路安全標準,雖然該法規表面上排除車用,但有些車廠仍會要求供應商遵循CRA。

兩者都要求研發過程應遵循一定的SOP,並進行風險識別,產品需具備防駭防毒等資安能力。若台灣廠商能在開發流程中強化風險思維來規劃防護措施,將可顯著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與用戶信任度。這不僅能符合法規要求,更能為企業帶來更強健的資安品質。

值得留意的是若未合規,則將面臨市場制裁的風險,包括罰款、刑罰及禁售的可能情形。RED-D與CRA提到企業可以自行宣告合規,但為能更加有效防止違規風險並增強可信任度,建議可委請第三方驗證機構進行評估及審核,會是更穩健踏實的做法,且也能比對已取得之既有的相關聯驗證重疊處,避免重複作業,並可大幅節省成本。

藉由與第三方驗證機構合作  增強法規敏銳度及競爭力

RED-DA與CRA等法規將帶動車電產品設計、製造與維運流程的轉變,如法規當中要求揭露產品材料組成(BOM),若是有沿用舊產品部件做改良,能確保有效提出具體的開發流程,以消除可能的資安疑慮。

設計的關鍵思維在於依循標準流程來執行設計與測試需求,並建立框架。在車用領域,可參考IATF 16949生產品質控管框架,以及V-model的設計開發框架。

TUV NORD北德提供RED-DA與CRA研討會、技術分享會、培訓及驗證服務,協助企業能從中汲取知識並整合一些概念及做法,了解如何結合既有的作業流程及工具落地使用,以及可結合AI技術協助優化流程,提高效率與準確性的資訊,以強化產品的網路安全性與可靠性,並提升企業競爭力。

面對時局變動下,企業可掌握幾個突圍致勝的重點,一是企業應指派專責人員敏銳掌握並解讀最新的法規更新,結合過往經驗與現有技術基礎,這能讓企業更快地調整策略,精準鎖定潛在客戶並展開洽談,透過展現扎實的實作經驗與充足的證據,將有助於迅速建立穩固的合作關係。

二是深化與第三方驗證機構建立暢通的溝通管道,釐清新舊法規之間的調整與延伸內容,企業將能更有效地規劃出最佳的合規路徑。這不僅是取得進入市場門票的必要條件,更是企業展現其產品品質與安全承諾的重要依據。

《聽見這世代》TUV NORD北德 RED-DA驅動車電資安設計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