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供應鏈風暴 PIMQ攜台灣製造經驗進軍越南 智慧應用 影音
DForum0612
member

面對全球供應鏈風暴 PIMQ攜台灣製造經驗進軍越南

  • 魏于寧台北

作為PIMQ重金屬加工示範場域,名佳利金屬吸引國際品牌接連來訪,見證數位轉型成果。PIMQ
作為PIMQ重金屬加工示範場域,名佳利金屬吸引國際品牌接連來訪,見證數位轉型成果。PIMQ

​​​​​​隨著美國連續調整關稅政策,全球製造供應鏈再次陷入重整壓力。從AI伺服器、ICT到中高階零組件,針對中國與週邊供應鏈的稅制調整,迫使企業重新考量製造據點配置與供應鏈彈性。

對長期仰賴「台灣接單、中國/越南製造、出口歐美」的台灣製造業而言,全球供應鏈正從集中走向分散、從成本導向走向透明與永續並重的新秩序。

迪卡儂歐洲總部於參訪PIMQ拼起科技的示範無人工廠。PIMQ

迪卡儂歐洲總部於參訪PIMQ拼起科技的示範無人工廠。PIMQ

PIMQ是一套以AIoT為核心的雲端平台,協助製造業整合現場數據、優化能源與供應鏈管理,實現智慧化與永續轉型。PIMQ

PIMQ是一套以AIoT為核心的雲端平台,協助製造業整合現場數據、優化能源與供應鏈管理,實現智慧化與永續轉型。PIMQ

在這股浪潮中,製造數位轉型專家PIMQ宣布進軍東南亞市場,將其服務於 14 大製造產業的數位稽核、數據中台、能源管理與 ESG 系統導入經驗,複製到東南亞製造核心,協助在地供應鏈全面接軌國際標準。

PIMQ創辦人林香君表示:「供應鏈彈性不是拆工廠,而是讓數據能夠彈性流動。我們協助企業將製造流程『容器化』,讓品牌可以快速切換供應來源,應對關稅、能源、原料等多變風險。」

東南亞成為供應鏈再布局核心

以運動休閒產業為例,國際品牌迪卡儂(Decathlon)已明確要求「生產在地化」,要求供應商在地製造、就近交貨。越南因其製造基礎成熟、人力成本與地理優勢,成為品牌供應鏈重構的核心基地。
但工廠搬遷只是第一步,關鍵在於是否能實現「數據上雲、供應鏈可視、能源能控」。

PIMQ除了長期協助品牌通過稽核,更與迪卡儂指定的越南中型整車製造商 ASAMA(鎧曄集團)展開合作,自採購、製造到ESG稽核流程進行系統整合,並預計將標準化模式推廣至超過100家在地供應商。

實踐「容器化製造」與「數據中台」兩大戰略

PIMQ 提出兩大核心供應鏈轉型架構:一、容器化製造架構:建立可彈性切換的模組化生產邏輯,快速因應訂單移轉與市場需求。二、數據中台建設:透過模組化SaaS平台,打通供應鏈各節點數據流,強化稽核應對與資訊決策能力。

兩大策略已在台灣多家製造業實現落地。名佳利金屬導入自動化與能源模組,實現碳排監控、無人工廠與辦公室遠端數據管理。鋐光實業實踐跨國產線整合,一條龍彈性布局,具備即時切換供應基地、迅速回應稅制與訂單變動的能力。

越南北部地區近年曾面臨限電與電價調升挑戰,企業營運風險明顯升高。PIMQ能源模組可即時預警異常耗電、分析尖峰用能,並納入碳排與綠電轉換資料,協助企業預測與控制能源成本。

從稽核因應到數據主動:供應鏈升級的新起點

林香君指出:「過去工廠總是被動應對稽核,現在,企業要具備的是主動掌握與運用數據的能力,才能真正參與全球供應鏈競爭。」

PIMQ將於2025年4月中在越南舉辦「供應鏈數位轉型與永續治理論壇」,首度揭示其越南在地化團隊與模組化產品線。論壇將邀集製造商、品牌商與產業協會代表,共同探討如何從「被要求因應」轉向「主動治理數據」,打造真正具備彈性與韌性的亞洲供應鏈新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