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硬整合打造新世代工業平台 IEI以三大方向推動邊緣智能轉型
工業4.0浪潮持續席捲全球產業,製造現場的數位化與智慧化需求日益迫切,尤其近年資料量急遽成長、AI推論功能逐漸往前至邊緣設備。
推出兼具運算效能、遠端管理與資安韌性的邊緣雲平台,從工業4.0、私有雲部署、OT/IT融合三大方向切入,協助製造業實現無痛升級與彈性部署,此平台,也在2025年的Embedded World中獲得獎項肯定,顯示其在工業邊緣運算整合設計方面的創新實力,已獲得國際市場的高度認可。
威強電網通暨邊緣運算事業產品開發處專案經理凌育健分析,當前工業數位化需求主要來自三大驅動力,一是工業4.0所強調的數據驅動與即時決策;二是邊緣與雲端的分層架構所帶來的延遲與資安挑戰;三則是現場操作端(OT)與資訊系統(IT)部門逐漸融合所需的跨系統整合能力。為回應上述需求,威強電善用多年IPC平台開發經驗,推出具備軟硬體整合能力的邊緣雲方案,協助客戶打造具韌性、可擴充、支援多作業系統的智慧平台。
威強電邊緣平台已廣泛應用於智慧製造、智慧建築、戶外基礎設施等場域。在煉鋼廠、半導體製造等大型工業場景中,此平台可整合多組IPC數據,進行區域性即時運算與資料備援;在智慧建築與分站監控應用上,則可透過網頁化介面實現一鍵備份與遠端復原,降低人力維運成本。針對老舊平台無法支援新硬體的情況,威強電也提供模擬與虛擬化機制,協助客戶保留既有應用並順利進行數位轉型。
此外,威強電也針對邊緣AI應用提供高密度運算支援,之前就曾協助全球大型半導體客戶,導入兼具資料擷取、即時AI推論與遠端管理等功能的單一主機,解決空間受限無法安裝多台運算設備問題,有效克服空間與人力維運瓶頸。
凌育健進一步表示,威強電邊緣平台另一重點特色是緊密整合虛擬化技術與硬體平台。透過虛擬化方案,系統不僅可在單一設備中運行Linux與Windows異質系統,更能最佳化CPU運算資源、支援即時控制、減少設備數量與管理負擔。
平台本身內建遠端管理功能(IRM),提供設備健康監控、警報機制、異常分析與快照(Snapshot)一鍵還原功能,協助客戶快速排除問題、縮短停機時間。
考量工控場域的高度資安要求,威強電也強化平台的USB與網路存取控管功能,搭配軟體定義網路(SDN)實作虛擬網段隔離機制,進一步降低病毒與未授權裝置入侵風險,符合如歐盟NIS2等工業資安法規趨勢。
相較於傳統IT虛擬化方案需搭配高價伺服器與訂閱制軟體,威強電提供以工業場域為本的輕量化私有雲平台,讓企業即使無法連網,也能獨立完成資料收集、儲存與備援,不僅降低整體持有成本(TCO),也同步降低IT團隊整合負擔。平台同時支援多語系、全網頁操作,方便客戶於不同廠區或國家統一部署與管理。
凌育健最後強調,作為軟硬體整合新一代工業邊緣平台供應者,威強電以虛擬化、遠端管理與高可靠性設計為核心,重新定義工控設備的功能與價值,藉由預先整合與驗證,協助客戶聚焦應用開發領域,加快智慧製造轉型步伐,並為傳統製造業注入數位升級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