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東元AI資料中心聯盟大戰略 先鎖定美國星門計畫
鴻海科技集團與東元電機30日於證交所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宣布雙方將透過股份交換方式,成為「策略聯盟夥伴」。
除了推動全球AI資料中心建置朝向標準化與模組化的發展外,也將攜手開拓全球廣大的AIDC(AI資料中心)商機。據了解,雙方首次合作的標的,應該就是目前正在美國熱烈推動的星門計畫(Stargate)。
出乎外界意料,鴻海與東元電機之間的合作,並不是先前外界所猜想的電動車動力系統領域,而是近年最受市場追捧的AI資料中心。
而且這次鴻海鎖定的市場,也不再僅是AI伺服器、機櫃等單一產品,鴻海這次要做的是,包括了機電系統,並且更完整的資料中心基礎建設。
這可將鴻海目前已具備的Level 11(伺服器與機櫃)垂直整合能力,進一步延伸至Level 12(整體資料中心)建置的階段。
同時,目標將供應鏈與價值鏈擴展到資料中心電力工程、冷卻系統、建物整合等環節,並提供全球客戶更完整的基礎建設方案。
由於資料中心主要由機房內設備(伺服器、冷卻系統、UPS 等),以及機房外電力基礎設施所組成,分別屬於鴻海及東元電機擅長的部分,後續雙方透過策略聯盟,結合在AI伺服器、機電與資通訊的優勢展開深度合作,可替全球客戶提供完整的資料中心模組化產品、機電工程服務,與具有成本優勢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目標市場不僅涵蓋台灣與亞洲,更將延伸至美國與中東等地區的龐大商機。
東元電機也表示,與鴻海集團之間,過去已在工廠節能減排與ESCO能源服務等面向合作,近期進一步將就台美建置資料中心業務展開洽談。
據了解,所謂的台美資料中心建置的業務,可能就是目前美國正在推動的星門計畫。
雖然目前外界對於正在美國推動的星門計畫進度,有不同的聲浪,甚至傳出星門計畫的進展不如預期。不過,日前中國市場監管總局無條件批准了鴻海和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在美國合資成立新公司,而該公司就是以生產AI伺服器和模組化資料中心為主。
結合鴻海30日宣布與東元電機攜手一事,不免令人進行合理的聯想。
畢竟,鴻海與軟銀的新公司若要投入模組化資料中心,鴻海集團本身雖已具備AI伺服器、機櫃,甚至完整的液冷系統規劃與建置,但依舊欠缺與重電、機電相關基礎建設端的能力。
而東元電機不僅擁有機電與重電方面的技術與經驗,且已經累積了700MW的建置經驗;另外,東元電機在美國當地也具備了在地生產製造與服務的能力。
因此,雙方結合之後,即可為鴻海與軟銀的合資新公司提供完整的建置服務。
目前AI伺服器的設計已趨標準化,但資料中心建置,仍依各地規範與電力條件高度客製,不利快速擴建。透過結合東元電機的專長,鴻海希望藉此推動以整合、標準化、模組化的資料中心完整解決方案,進入市場。
畢竟,透過模組化、標準化設計,不僅有助新建資料中心,亦可滿足既有資料中心「舊改新」的建置。
除了將大規模推動的星門計畫外,其他像是面對後續將在東南亞、中東等地崛起的主權AI需求,也將能有相當的市場競爭力。
至於電動車產業部分,東元電機方面則認為,雙方過去已經在MIH平台上有初步合作,當然,未來也不排除擴大合作範疇,不過,主要還是要視初期雙方合作的效益而定,東元電機強調,會先以AIDC為合作主軸,之後再視相關進展及效益,再拓展至其他領域。
這個說法,則是為後續的合作留下想像的空間。
責任編輯:何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