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2充電成為新主流 WPC磁吸無線充電標準快速演進
安富利(Avnet)與DIGITIMES攜手合作,於2025年10月16日在台北喜來登大飯店舉辦「2025無線充電技術研討會」,揭開一系列快速發展的產業趨勢。這場為期一整天的研討會,延續以往的傳統,邀請全球領先的解決方案供應商、設備製造商與技術夥伴共同參與,攜手打造更安全、更高效、且效率提升與美好的使用者體驗的無線充電產品。
WPC無線充電聯盟董事會副主席Tony Francesca先生在開場致詞中,歡迎與會嘉賓並介紹WPC如何推動無線充電技術普及,邁向新的主流。他指出,Qi無線充電標準至今在全球出貨量已突破50億台,充分展現 WPC 在推動更安全、更具互通性與標準化應用方面的領導地位。
他進一步說明,WPC正加速標準規範的發布週期,創造更多商機與創新契機。自2023年11月推出Qi v2.0(品牌命名為Qi 2)後,WPC又於2025 年7月發布Qi v2.2.1,支援25W高速充電,並持續擴展Qi2在行動裝置上的應用。Qi 2透過磁吸設計,不僅能實現更快速的無線充電,亦能提升效率與便利性。
Tony強調,Qi2受到消費者高度肯定,用戶滿意度達 88%。除了Qi 2之外,WPC亦積極推動包括Ki無線廚房等新領域,擴展無線供電的多元應用場景。他並指出,WPC通過嚴格的認證與執行機制,持續推動更可靠且更安全的無線充電生態系。
在Tony Francesca之後,WPC大中華區市場與會員關係總監余爽(Shuang Yu)女士透過網路視訊分享最新的Qi 2發展情況。她指出,隨著Qi 2獲得市場的高度正面回饋,WPC進一步推出「Qi 2 Ready」,使具備Qi 認證的EPP手機能搭配通過認證的MCPE手機充電殼,提供完全符合Qi 2標準的使用體驗。
第三方產業預測顯示,到2029年,Qi認證產品將佔全球無線充電設備出貨量的90%以上。自2024年以來,已有超過2,000 款Qi 2產品通過認證,顯示市場採用速度遠超預期,整體生態系亦持續擴張。2025年,WPC也正式發布Ki無線廚房v1.02標準,將無線供電技術進一步拓展至家用電器領域。
NXP展現車載Qi 2實力 提供25瓦充電功能並整合資料通訊技術
NXP的開場由產品經理Jan Horak先生談汽車市場上Qi 2紅火的無線充電解決方案,他看好Qi 2無線充電技術的快速普及的市場效益,並預估到2034年後有6成的汽車都會配備無線充電裝置,目前主流是支援15瓦的無線充電,但是各家車廠以鴨子划水般的努力,競逐於25瓦甚至50瓦充電的升級體驗,預計兩到三年間就可以看到50瓦的無線充電;就NXP的產品策略來看,首先是支援iPhone25瓦的MPP充電功能,而且支援雙手機充電(Dual chargers),新的功能更將從前座擴充到後座的無線充電。
NXP將旗下WCH模組同時具備連接車用資料介面做為智慧資料存取與控制的功能,這包括整合系列的CAN、NFC通訊技術與AUTOSAR軟體架構,皆以強化車用市場所強調包括身份認證安全性與功能性安全性的支援,以及啟動智慧型車內空調做為溫度自動調控的智慧型應用之需,另外NXP除了手機品牌大廠的支援之外,特別針對中國的手機如OPPO、小米與華為的支援也相繼完成,兼顧中國市場消費者的需求;另外,在TURN KEY SOLUTION上提供不同規格組合與一站式晶片組解決方案,大舉舒緩產品開發商TIME TO MARKET的時間壓力與上市挑戰。
ST強調多樣化、方便性解決方案 打造精緻的使用者體驗
意法半導體(ST)的簡報由FAE課長Vincent Chou上台,ST的無線充電技術在消費性電子裝置上有強大的市場佔有率,打造簡便易用的使用者體驗,並大舉攻城掠地應對工業上的新興市場,舉凡無人機、掃地機器人、POS系統,在工業用的高功率系統與智慧醫療裝置都有龐大的應用範例。
其晶片產品主要提供Tx與Rx的系列產品線,分別區分5、15與30瓦三種充電功率,當中30瓦的晶片規格,也就是15到30瓦的充電規格,則特別使用ST Super Charge (STSC)特有專屬的技術協定,這些各擅勝場的晶片組合,滿足不同應用的獨特需求。為了加速產品設計開發團隊的技術支援,ST提供STEVAL硬體開發板做為設計開發與驗證的支援,軟體上也提供STCHARGE Wireless Power Studio工具做為輔助。
產品面的介紹包括ST目前支援Qi 2.1 Rx MPP/EPP的STWLC89JRO,以及Rx EPP/BPP規格STWLC38JRM,再加上智慧手錶用的Tx晶片STWBC86JR,還有工業裝置用的Tx支援EPP規格晶片STWBC2-HP等系列產品線,ST透過不同的產品組合,彈性搭配MPP加上EPP的規格,支持客戶展示多樣化的應用風貌。
伏達半導體的多樣化解決方案引領市場擴充的捷徑
伏達半導體(NuVolta)銷售經理林瑞祥談該公司的無線充電技術在磁吸式(MPP)規格的創新與突破,他介紹提供手機與穿戴式產品的WPC無線充電的Tx與Rx的SoC晶片解決方案,並同時開發有線充電的快充應用與電源管理的產品,以提供客戶端的一站式解決方案,目前指標性客戶群除了小米、華為、OPPO、VIVO等手機的50瓦快充晶片解決方案外,已經擴展到重要國際品牌手機的應用與支援,另外在中國紅火的電動車市場上,NuVolta在50瓦充電技術的高速晶片的加持下,市場佔有率不斷攀升。
目前伏達半導體在MPP無線充電解決方案的開發已經有三年,完整涵蓋MPP最新的Qi 2.2規格與應用,還追加支援MPP行動電源解決方案,滿足大陸與台灣供應鏈客戶的多樣化需求,值得一提的,林瑞祥強調對於想要踏入MPP規格的新廠商,為了避免因為經驗少而走了不必要的設計上的冤枉路,NuVolta特別準備完整的技術支援與開發工具給新產品設計的團隊,協助解決客戶在工程設計上的挑戰,透過快速通過Qi標準認證的支援,NuVolta靠行動力來增加競爭力。
易沖半導體產品線完整 穿戴式裝置市場前景看漲
易沖半導體(ConvenientPower)高級商務經理盧燕陵小姐的簡報聚焦於無線充電MPP控制器解決方案,易沖半導體的SoC與無線充電解決方案以手機與平板電腦、電腦週邊配件、穿戴裝置等消費性電子產品線,以及車用的兩大類的應用並在大陸市場上成功的創造重要的營收與良好的信譽與口碑,產品在充電功率上的布局來看,從5W到80W都一應俱全的完整規格而掌握無線充電蓬勃的商機。
易沖半導體的MPP的規格與三合一等充電裝置在Apple Store的專屬無線充電的配件裝置有相當大的斬獲,對於線圈的設計以及包括智慧手錶、TWS藍牙耳機等穿戴式產品的無線充電的產品有著重要的斬獲,另外,易沖半導體的設計有多樣化的解決方案,提供從磁鐵、線圈到PCBA主板與多對一的產品組合,方便客戶端不同的需求與功能調整,另外對於車用市場的充電產品強調包括50W車用快充的產品設計,也支援與國際MCU品牌的對接,積極擁抱磁吸充電與更多MPP相關裝置的無線充電商機。
佳邦科技專精Qi 2線圈客製化設計服務 有效應對發熱的技術應對
下午場次率先由佳邦科技(INPAQ Technology)上場,現場簡報由RF1-WPC研發部門資深經理
洪碩國(Sogo Hong)執行分享,他提及Qi 2產品設計產品有異於Qi 1時期,有標準品可參照的差異性及LQK參數與Boundary的重要性,該公司過去曾經於2019設計全球最薄的RX線圈作為電競滑鼠充電設計並取得Qi認證,進而取得晶片大廠置入IC Datasheet設計參考,並在車規三線圈設計與IC及客戶共同開發,取得專利與破除充電盲區限制、且獲得國際IC大廠的信賴,雙方簽定合作備忘錄。
在Qi 1.X標準版本中,TX線圈都有標準型號可作參考,但在Qi 2 MPP的線圈則需要考量裝置外觀尺寸、磁鐵規格、結構、耦合系數、線圈品質因素等以及功率損耗規範,沒有標準品可作設計參考,當中整體的LQK被視為重要的挑戰因素,將直接造成Qi 2取得認證與否的關鍵指標。
雖然晶片商提供韌體參數調整來符合Qi 2功率規格的要求,但硬體的設計選用及線圈的品質優劣,在在影響量產後的品質穩定度及可靠度,所以一個以優化的線圈與硬體設計來解決認證、效能、EMI、功率等議題,讓量產良率提升與保證,佳邦科技提供完善的研發評估、設計、製造、認證、售後服務等全方位資源,陪同客戶創造優質、差異化、具競爭力的無線充電方案,以作為無線充電的可靠堅實夥伴。
Intertek提供完整服務協助客戶取得Qi 2的產品認證
天祥公證行(Intertek Hong Kong)的資深產品經理林志豪(Chiho Lam)的簡報主要聚焦於Qi V2.2.1規範的認證流程,這個版本將MPP裝置的無線充電功率提高至25瓦,其新增了新功能包括Power Modes電源模式、Gain Linearization、Mated Q FOD、MPLA2 FOD、FOD Delta P-Loss calibration、Thermal management,他提醒這些測試過程中充電的溫度不得超過48°C。
由於必須成為WPC會員後才能參加Qi認證測試,區分為有投票權的常規會員(費用30,000美元)與無投票權的應用會員(費用18,000美元)兩種,而每件產品測試要交註冊費是750美元,若是基本相似的產品則交250美元註冊費。測試所需要繳交的受測樣本數量PTx約5台,而PRx要有7台數量才能完成,由於線圈要測試LQK值,所以需要準備有引線的線圈並從PCB上斷開,然後連接到100 mm的引出線, 並連接到SMA母連接器的樣品,Intertek能夠協助客戶從容應對Qi 2標準認證測試。
Nok9展示Qi v2.2版本與未來新的應用趨勢
WPC認證的檢測設備製造商Nok9的簡報由亞太區執行長羅炅凌(James Lo)先生擔綱,他歸納幾個主要重點,首先是目前通過的標準是Qi v2.2.1,而2026年初會立即更新到Qi v2.3的規格,內容是更新一些局部的新功能,但是可能2027年將預計推出50瓦的MPP規格,從功率成長來看足足成長100%,可以預見的會有相當大的技術上的挑戰。
另外一個眾所矚目的問題就是MPP 低頻充電的規格,由於智慧手錶體積小,線圈體積勢必會愈來愈小,同時這會需要愈來愈高的充電頻率,測試的難度也水漲船高,而且大陸地區不接受360 KHz的頻率的充電規格,手機品牌大廠之間的技術角力讓後續發展仍值得觀察。
Nok9在15年來協助WPC會員包括規格制定、討論、提出測試方法,以及提供測試數據,有著重要的貢獻,Nok9主要測試產品線包含BASE、CATS、EVA與RERX的系列檢測設備之外,也是第一個提供Ki測試設備與訂定私有協議的技術規格、測試檢驗技術的服務;目前MPP的認證測試約有1,500個案件是由Nok9的儀器完成,約佔92%,再者,Nok9也提出AI應用來提供客戶測試與設計除錯的建議,加上OneStone的測試參數上傳雲端網路服務,滿足市場對於無線充電功能產品的殷切期盼。
安富利無線充電實驗室提供Pre-test服務攜手供應鏈迎接Qi 2時代的快速發展
新加坡商安富利(Avnet)持續深耕無線充電領域,透過自建的「無線充電實驗室」提供Qi認證前(Pre-test)服務,協助客戶在產品開發初期就能掌握最新標準,縮短認證時程,加速產品上市。
在無線充電研討會中,安富利亞洲資深產品行銷經理楊士緯先生以「MPP無線充電的最新發展趨勢」為題發表演講,指出隨著真無線藍牙耳機、智慧眼鏡等穿戴式裝置的快速崛起,無線充電市場正迎來新一波成長動能。
支援MPP(Magnetic Power Profile)規格的Qi 2裝置將成為市場主流,帶動產業鏈快速擴張。
楊士緯先生也提到,雖然目前360 kHz充電技術在中國市場仍有雜音,但隨著MPP充電頻率標準的持續開放與討論,Qi 2的市場前景更趨明朗,發展潛力可期。
目前全球共有9家Qi認證實驗室(ATL),台灣在GRL Taiwan正式設立後,已具備本地化的認證能力。安富利更與GRL Taiwan 及 Intertek Hong Kong建立策略合作關係,透過一站式服務模式,讓客戶只需透過 安富利無線充電實驗室,即可快速、順利地取得Qi認證,大幅節省測試與開發時間。
隨著Qi 2標準的持續演進,測試項目與技術要求也日益嚴苛,例如LQK線圈規格與磁力拉力測試等項目,都大幅提升了研發與驗證的挑戰。
安富利無線充電實驗室擁有全亞洲最新、最完整的測試設備,並代理超過20條無線充電產品線,具備豐富的實務經驗與技術整合能力。從開案初期的規格討論、方案推薦,到產品驗證與量產支援,安富利團隊都能提供全方位的專業服務,無論是想導入Qi 2無線充電技術,或尋求產品測試、設計支援,選擇安富利,將是邁向成功的最佳夥伴。
Qi 2的標準讓手機與未來的行動裝置可以完全擺脫接線的羈絆
楊士緯隨後主持技術座談會做為壓軸,邀請Nok9羅炅凌(James Lo)先生、易沖半導體盧燕陵小姐與伏達半導體林瑞祥一起針對無線充電的市場機會做一分析,主要的訊息首先是Qi 2的標準可以讓未來的行動裝置完全擺脫接線的羈絆,而實際的轉捩點取決於無線充電接續發展高功率到50瓦甚至100瓦充電技術Qi標準的到來,這個發展將會成為各大手機大廠對規格與時程協調的重要場域。
來自中國的晶片商分析,目前中國主流的手機紛紛以80瓦充電為重要賣點,但是都屬於私有協議為主,所以下一階段低頻MPP的50瓦充電將成為中國無線充電標準做為整合的重要步驟,還有大家關心的智慧手錶、無線耳機與未來的智慧眼鏡等AI驅動的小型畫消費性電子裝置的支援,勢必牽動MPP的低頻充電與360 KHz等高頻率充電的使用問題,也將成為全球大廠間的技術競逐的重要技術焦點。
座談會來賓對於車用無線充電的機會與挑戰的議題,由於台灣廠商與歐美、日本的車用供應鏈關係緊密,透過中國晶片商獲得產品差異化的應用,將可以做為協助歐美的車廠進軍中國汽車市場的機會,並同步激勵與加速日本市場在MPP應用的機會上,成為台廠一個重要的商機,尤其未來車用50瓦MPP無線充電的機會剛好成為台灣車用配件供應商下一個重要聚焦的好機會,對台灣供應鏈市場的都有相當的利多機會。
楊士緯樂觀看待Qi 2的MPP規格成為全球系列新手機與AI驅動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重要賣點,安富利也將持續以完整的產品線布局,強大的技術支援與測試服務的實力,積極協助台灣電子供應鏈全面性掌握Qi無線充電技術的大步躍昇。
(本文中所有照片均由Avnet活動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