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晶片先進測試「三冠王」出爐 京元電台灣、新加坡兩地大擴產有所本 智慧應用 影音
D Book
231
AWS港都創新日
IC975

AI晶片先進測試「三冠王」出爐 京元電台灣、新加坡兩地大擴產有所本

  • 王嘉瑜台北

京元電在台灣、新加坡兩地擴產計畫連發,可望有力支撐強勁的AI晶片測試需求。
京元電在台灣、新加坡兩地擴產計畫連發,可望有力支撐強勁的AI晶片測試需求。

新一輪AI算力軍備競賽正式開打!

隨著來自AI GPU及特用晶片(ASIC)陣營的下世代晶片新產品,即將於2026年前後相繼進入量產出貨高峰,業界觀察,需要測試的AI晶片數量、單一晶片的測試時長同步飆升,對先進測試產能的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爆發。

而在這場產業大戰中,業界人士指出,台系委外封測(OSAT)雙雄之一的京元電,已一舉拿下NVIDIA、Google、亞馬遜雲端服務(AWS)三大巨頭的關鍵測試代工訂單,成為封測供應鏈中目前唯一一家「三冠王」。

值得一提的是,與京元電同為供應鏈「三冠王」的台系零組件或是系統業者,還包含銅箔基板(CCL)製造商台光電、上游銅箔材料供應商金居,以及電源供應器大廠台達電、連接線大廠貿聯、散熱模組大廠奇鋐,以及下游組裝廠緯創及緯穎。

據了解,AI晶片的測試時長為傳統晶片的2~3倍,例如NVIDIA GB200平均測試時間為800秒,而近日邁入量產的GB300更上看1,000秒,且尖端測試服務時數單價極高,業界看好新產能開出後,將大力推動2026年京元電營收成長,其AI比重更可望進一步跨越4成大關。

為因應AI晶片市場同時注入的三股強勁需求,京元電全球擴產腳步「快、狠、準」。

8月時,京元電曾宣布二度調升全年資本支出,推升支出規模達新台幣370億元,創下歷年投資高峰,不到半年之內,其已在台灣及新加坡兩地,接連展開大規模產能擴充行動。

其中,DIGITIMES先前已搶先針對京元電新加坡布局雄心進行報導。據京元電近日新發布的公告內容指出,其將在當地東北部宏茂橋(Ang Mo Kio)工業區,正式租下近4,000坪的廠房土地,並簽下10年長約,租金總額達新加坡幣4,513萬元(約新台幣10.8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京元電新加坡廠區亦位於柔新經濟特區(JS-SEZ)外圍地區,週邊不僅有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高通(Qualcomm)等大廠進駐,亦有新加坡聯合科技(UTAC)、中國江蘇長電(JCET)旗下子公司星科金朋(STATS ChipPAC)等多家OSAT同業在此群聚。

而在台灣擴產計畫方面,京元電目前在苗栗竹南及銅鑼分別坐擁5座、3座測試廠區;此外,即將動土的銅鑼四廠,則預計於2027年第4季以前完工,更傳出後續將進一步規劃興建竹南六、七廠,積極展現前瞻性產能布局,同時鞏固雙核心生產格局。

不過,為及時消化急速湧現的測試訂單,京元電年初以來已在苗栗頭份及桃園楊梅,先後敲定多筆廠房租約。

其中,京元電租用的苗栗頭份新廠,兩座廠房面積總計超過1.33萬坪,5月時最先租下的首座廠房現已開始貢獻營收;而在桃園楊梅的新租廠房規模更大,土地面積上看4.42萬坪,目前已安排機台陸續進駐,預期2026上半年即可儘快投產,再現本土產能布局「第三核心」。

業界分析認為,隨著AI GPU及ASIC晶片開始大規模採用3奈米以下先進製程,以及CoWoS系列先進封裝技術,使晶片測試複雜度及測試點密度雙雙提高,加上單一晶片的製造成本大幅飆升,從晶圓測試(CP)、成品測試(FT)到老化測試(Burn-in Test)、系統級測試(SLT)的容錯率要求日益嚴格,成為AI晶片能夠如期問世的一大關鍵。

而以封測業者來說,日月光集團則也有獲得兩家國際級大客戶訂單。京元電發言體系,向來不對特定客戶、單一廠商做出公開評論。

 
責任編輯:何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