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椽真:陳立武會讓Musk染指晶圓廠?| 國產車供應鏈憂35年前情景再現 智慧應用 影音
D Book
231
Microchip
DForum0808

每日椽真:陳立武會讓Musk染指晶圓廠?| 國產車供應鏈憂35年前情景再現

  • 陳奭璁

早安。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31日表示,AI產業正為台灣「造浪」,一如過去半導體為台灣「造山」的奇蹟。台灣不僅不會缺席,還將深度參與,過去台灣在AI崛起時已經展現在半導體、ICT等硬體實力,也有信心接下來AI的應用上將會再度擴大台灣的影響力。

另外,目前業界有聲音傳出,台灣屆時若無法與日韓同梯隊,是否可能衝擊與南韓互為競爭關係的半導體產業?對此,童子賢表示,台日韓人均GDP差不多,但加上人口後的經濟規模,日韓都比台灣多出至少2倍,日韓分別承諾投資美國5500億、3500億,換算下來與台灣先前提出的條件,包括台積電承諾投資的比例,相差無幾
 

另外,國產車供應鏈業者表示,關稅開牌前,業界的傳言已滿天飛,國產車的開案進度不僅延宕,甚至有熱銷車款次期車終止開發,其餘在開發中的案子也不排除臨時「喊卡」。台灣現有的汽車組裝業者,如和泰、裕隆、中華、三陽、福特六和等恐怕將因需求被美製車瓜分,而面臨產能閒置與裁員壓力

以下是今日5則科技供應鏈重點新聞摘要:

國產車供應鏈憂35年前情景再現 台汽車產業10年內收攤?

對於汽車關稅,業界流傳許多劇本,卻遲遲得不到定案,在政府公告之前,有傳言指出台美關稅談判結果中,汽車關稅將至5%,以及每年低標輸入10萬輛美製車。供應鏈證實,的確有聽到此說法,並表示相當擔心「35年前的情景再現」,將面臨最糟的情況。

供應鏈表示,35年前,台灣滿街都是美國品牌福特(Ford)的車子,包含Tierra、Focus、Mondeo等,相當熱銷,再加上福特六和透過國產化降低生產成本,更添加市場競爭力。

評析:固態電池破解人形機器人三大能源痛點 打造下一波AI硬體核心支柱

AI驅動的人形機器人市場正在迅速升溫,成為全球科技巨頭與新創業者競逐的熱門應用。無論是智慧製造、物流搬運、醫療照護、甚至是家庭應用場景,人形機器人正逐步從實驗室走向商用化。

然而,如何實現長時間作業、高靈活性、高安全性運作的AI機器人,電池系統的性能與形態設計成為核心關鍵。DIGITIMES分析,固態電池以其高能量密度、設計彈性與安全性等三大優勢,有望重塑人形機器人的能源架構,成為下一波AI硬體創新的重要支柱。

傳產已退無可退 且看AI螞蟻雄兵如何建功

由於台灣的AI伺服器持續擴大產能和出貨量能,高效運算晶片的製程、封裝測試火熱,使台灣整體的出口表現突出。然而這也使傳產景氣衰退的嚴峻情況遭到淡化,台灣整體景氣與出口統計恐有失真的問題。數發部鼓勵民間培訓AI應用人才,未來若上萬名AI尖兵撒向百工百業,或許有助台灣傳產能早日擺脫目前的發展困境。

台灣經濟研究院31日發佈2025年6月製造業個別產業景氣信號,台灣的紡織業、化學材料、基本金屬業、塑橡膠製品、汽車及其零件都是呈現藍燈,代表嚴重的景氣衰退。電子零組件業和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的景氣也降為黃藍燈。主要是新台幣升值,影響售價面指標表現。美國對半導體232調查結果會牽動電子零組件廠商對未來半年景氣看法。

中美關稅戰 中國上半年IC進出口應聲起伏

美國自2025年第2季起大規模重啟對中貿易關稅措施,針對高科技與先進製造品項課徵更嚴格的進口限制,意圖遏制中國科技發展。

面對此波全球貿易緊張局勢,中國身為全球製造業核心,其2025年上半IC進出口數據亦隨之出現變化,特別是出口結構與進口來源,均透露出供應鏈重組的蛛絲馬跡。

評析:英特爾不咬毒蘋果 陳立武會讓Musk染指晶圓廠?

Tesla執行長Elon Musk近來高調向三星晶圓代工(Samsung Foundry)下大單一事,除了8年訂單金額165億美元起跳的數字外,三星擬採2奈米製程代工僅為外界推測,無論三星或Musk都未曾證實。

至於Tesla投片三星的下一代AI晶片AI6,目前Musk僅說明AI6主要應用於自駕車(如Cybercab)以及Optimus人形機器人,並強調他本人還會親自督導產線效率,也未承諾明確上市或量產時間。

責任編輯:陳奭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