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椽真:國軍爆買4.8萬架無人機 | H20晶片銷售成禁忌話題 智慧應用 影音
D Book
231
DevDaysAsia
IC975

每日椽真:國軍爆買4.8萬架無人機 | H20晶片銷售成禁忌話題

  • 陳奭璁

早安。

台美關稅談判以來,關稅與貨物稅怎麼降?降多少?眾說紛紜,到截稿為止尚未有結果出爐。但台灣汽車市場依舊關注進口車是否降價,對此,數個品牌先後發聲表示,降價並非目前首要考量

行政院即將提出「AI新十大建設」,內容包括4項AI新科技及6項AI基礎建設。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表示,4項AI新科技指的就是智慧機器人、量子、矽光子、主權AI。 如果這項政策成功,2040年可望創造新台幣15兆元產值、50萬個高薪就業機會

最後,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稍早宣布一項22.7兆韓元(約165億美元)的晶圓代工訂單,Elon Musk在X平台發文證實消息屬實,強調三星將於德州廠生產Tesla下一代AI6晶片,目前三星正在生產AI4晶片;台積電目前於台灣生產剛剛設計完成的AI5晶片,之後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生產。

這筆165億美元的金額大嗎?根據Bloomberg資料,若以台積電前五大客戶來看,蘋果目前跟台積電的交易規模為226億美元,佔台積電營收22.04%;其次為Nvidia的140億美元,佔比13.05%;若Tesla這筆訂單下在台積電,整筆金額佔台積電營收18.3%,不過Tesla這筆合約在三星的履約期限很長,從2025年7月24日至2033年12月31日,因此若逐年分攤,佔比影響並不高。
 

以下是今日5則科技供應鏈重點新聞摘要:

華為動向成關鍵?比亞迪慘遭滑鐵盧 中系車廠恐難獨善其身

中國新能源車龍頭比亞迪,這艘巨艦近期意外觸礁。表面上看似其他中系車廠得以坐收漁翁之利,實則也難獨善其身,市場目光也在此時轉向到了華為身上。
 
導火線始於比亞迪在2025年5月底,祭出駭人的30%價格大折扣,不僅引起北京當局關注,更遭官媒公開點名批評,直指其為「惡性競爭劊子手」。

美中AI政策對撞   AI產業成國防外交新戰線    

美國與中國相繼發布AI行動計畫,將AI產業提高至國防外交的地位,正式將全球AI分為美中兩大陣營。

美方鼓勵技術輸出但又強化晶片流向控管,中方則尋求「全球南方」國家合作,並企圖推動國際標準制定。可預測的是,雙邊AI產業交鋒的主戰場將在第三方國家,而開源模型將為一大潛在戰線。

消逝的王者? 前Arm中國大佬吳雄昂轉投RISC-V陣營

在全球半導體架構大戰持續重塑產業版圖之際,前Arm中國CEO吳雄昂近日罕見現身第五屆RISC-V中國峰會,高調宣示認同RISC-V將成為下一個AI時代的主流。

此一發言不僅揭示他正式投身開源新戰場,更象徵RISC-V已獲業界意見領袖的戰略性背書。

國軍爆買4.8萬架無人機   成供應鏈產能與速度壓力測試 

國防部近期再釋出新一波無人機採購需求,然採購數量從先前的3000多架一口氣暴增到4.8萬架,被稱為是台灣史上最大的無人機採購案,並強調將以國產無人機為主。採購量能大開,由政府帶頭刺激內需,國內市場因此吃下定心丸,而業界也從中分析,此舉意在對台灣無人機產業韌性與集體產能進行壓力測試。

相較國防部首波軍用商規無人機採購逾3000架,第二波公告的無人機數量一口氣擴增超過十倍,這也考驗得標廠商,將如何在短時間內籌建遠勝先前的量產能力。熟悉無人機產業人士則認為,此次國防部釋出超過業界預期的採購量能,除了刺激經濟,但背後更深層的意義是在測試台灣無人機產業韌性,若在戰時,國內是否有足夠的應變力與擴產速度。

H20晶片銷售成禁忌話題 解禁後中美各有盤算

NVIDIA的H20近期解禁,可重新銷往中國,然業界反應不同,有業者積極搶貨,憂心中美爭議再起後再度斷貨,也有業者老神在在,主因之前早已透過管道拿好貨。有趣的是,業者傳已被美、中2方要求噤聲,不評論H20銷售狀況。

傳業者已接到訊息,不得評論H20銷售與出貨狀況。業者揣測,美、中雙方著眼點不同,美方不希望此放行被解讀為讓步,而中方不願意NVIDIA需求被放大,影響自行發展晶片的氣勢。此也凸顯,AI晶片與伺服器供應鏈在地緣政治敏感下,所面臨的風險。

 
責任編輯:陳奭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