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椽真:台廠雙雄掌握DDR4市場話語權 | 中國NVIDIA AI晶片維修需求暴增
美國與歐盟於2025年7月達成最新對等關稅協議,避免雙方陷入貿易戰。這項協議核心在於:美國對大部分歐盟出口商品(包括汽車等工業品)統一徵收15%的關稅,稅率比原先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威脅徵收的30%大幅降低,仍遠高於過去平均1.2%的美歐實際徵收水準,亦高於歐方期望維持的10%。
協議同時包含幾項重要交換條件:
.歐盟同意未對美國輸出商品加徵新關稅,並承諾在未來數年增購7,500億美元美國能源產品,及額外投資6,000億美元於美國產業,同時擴大採購美國軍備。
.某些特殊商品如藥品、鋼鐵與鋁製品則不在15%稅率協議範圍,仍適用美國對歐原有50%鋼鋁關稅與醫藥品免稅規定。
.此協議與一周前美日所簽的15%關稅條款結構雷同,穩定全球兩大經濟體的貿易預期。
雙方領袖皆宣稱此協議能帶來「可預期性」與「穩定」,為跨大西洋企業提供明確政策環境。然而,歐洲商界多表示失望,認為15%稅率遠高於疫情前實際水準。
以下是今日5則科技供應鏈重點新聞摘要:
DDR4缺貨熱潮掀起價格暴漲,儘管台系記憶體大廠南亞科2025年第2季營運虧損不如預期,但下游記憶體模組業者透露,南亞科下半年DDR4產能供應可大幅增加,但未來2季度產能預定已分配完畢,而華邦電擬10月推出DDR4 8Gb,規劃產量僅約2,000~5,000片晶圓,看好南亞科將掌握DDR4 8Gb的市場定價權與話語權。
國際DRAM大廠不約而同將產能重點投入高頻寬記憶體(HBM)或DDR5,台系記憶體廠將成DDR4最大受惠者。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近期已然成為美國總統川普的「新歡」,成為白宮內最具影響力的科技業代表之一。
據德媒德國商報(Handelsblatt)報導,黃仁勳在近期可以說是達成一項罕見的成就,不僅在矽谷成為明星人物,在美國首都華盛頓也備受讚譽,尤其是美國總統川普,更是對他青睞有加。
事實上,黃仁勳的崛起讓不少矽谷人感到意外,他曾經是一位對政治圈不屑一顧的電機工程師,如今,卻似乎對與川普互動感到樂在其中。川普現已稱黃仁勳為「朋友」,兩人最近還一同慶祝NVIDIA成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兆美元的企業。
美國總統川普自2025年再次上任以來,強調美國製造優先(America First Manufacturing),尤其點名半導體為國安關鍵產業,主張所有AI晶片與關鍵零組件應在美國本土設計與製造,也讓遭川普鎖定的台積電於3月突然宣布加碼1,000億美元投資亞利桑那州廠。
同時,為跟進台積電海外布局,以及承受川普所推動的「對等關稅」與「半導體關稅」(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政策的壓力下,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正加速向美國展布局。
英特爾(Intel)在新執行長陳立武上任後,正全面加速推進組織改革與財務重整。除大規模裁員外,也相繼取消多項製造投資案,並重新審視其先進製程與晶圓代工(Intel Foundry Services;IFS)策略,凸顯該公司正面臨深層的結構性挑戰。
有最新報導指出,儘管美國此前加強對中國高階人工智慧(AI)晶片出口限制,但國對NVIDIA H100、A100等AI晶片的維修需求卻持續增加,某種程度也證實有大量AI晶片可能透過黑市走私流入中國,在在凸顯出美國在出口管制執行的漏洞。
根據路透(Reuters)報導指出,光是深圳就有十多家小型維修業者專門提供NVIDIA H100與A100 GPU的維修服務,平均每月可修復數百顆晶片。據悉,這些業者原先多從事遊戲顯示卡維修,然而隨著AI晶片需求湧現,自2024年底開始轉型。
責任編輯:張興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