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椽真:美國關稅將決定晶片供貨方向 | 科技業Labubu?解構小米飢餓行銷 智慧應用 影音
NVIDIA
DForum0808

每日椽真:美國關稅將決定晶片供貨方向 | 科技業Labubu?解構小米飢餓行銷

  • 張興民特稿

全球矚目的美國對等關稅,將於本周揭曉。白宮國家經濟顧問Kevin Hassett於7月6日表示,本週新聞上會看到,美國將對哪些國家發出關稅通知,也會知道哪些國家願意開放市場讓美國商品進口。美國會針對這些國家課徵關稅,無論是小國還是大國,都會收到通知,各國也都知道最後期限。

同一天,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Stephen Miran也說,願意跟美國談判的國家,關稅可能延後;不願談的國家,關稅就會更高。

以下是今日5則科技供應鏈重點新聞摘要:

美國關稅大刀是10%還是70%? 業界:將左右晶片供貨方向

美國總統川普繼稍早宣布和越南簽訂的初步關稅協議架構之後,近日又對媒體表示,接下來會開始發送信件,通知幾個相關國家後續的關稅規定。

至於關稅的範圍,川普說法非常微妙,表示有些國家會落在10~20%之間,也有些國家會落在60~70%之間,差距非常巨大。

IC設計業者直言,對於科技供應鏈來說,首要關鍵是看幾個重要的「下游生產國」,實際關稅數字究竟為何,如果真的有些地區被課徵到60~70%,就可能得馬上調整出貨規劃。

「稀土換EDA」各打如意算盤 美中晶片戰互測底線

半導體業者透露,自美中貿易戰以來,雙方關係可用「水火不容」來形容。

不過,近期川普政府祭出的箝制策略與報復行動,卻似乎隨時可翻盤。甚至有觀點指出,美國能以「鬆綁EDA禁令」換取「稀土供應」,後續在有利條件協商下,美方對中國的嚴苛半導體禁令出現調整,也不無可能。

AI眼鏡與YU7變Labubu 解構小米「潮玩風」飢餓行銷

數位時代的消費場景中,科技產品正從「工具性商品」,演化為具有文化符號與情緒價值的「潮玩式科技消費」。近期小米電動車YU7與AI智慧眼鏡雙雙熱賣,不僅成功炒熱市場氣氛,更被國際投資銀行摩根大通(JP Morgan)喻為「汽車界的Labubu」。

這點出科技產品潮玩化背後的核心邏輯:稀缺+參與感=爆款(中國大陸的慣用語,爆紅熱賣)。

川普斬斷IRA 再生能源、電動車奄奄一息

美國「大而美」法案於參、眾議院闖關成功,只待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大筆一揮,前總統拜登的降低通膨法(IRA)將正式走入歷史。

最快受影響的,是9月30日後,IRA對新電動車7,500美元、二手電動車4,000元的優惠折抵終止。

IRA原設定2023年才取消抵免,而眾議院先前提出更長緩衝期的計畫已流產,更無視汽車經銷商及車廠先前的公開請求。

中國促銷奏效 iPhone銷售兩年來首現正成長

受惠於2025年5月中國電商平台針對蘋果(Apple)最新款iPhone 16系列推出促銷活動,讓iPhone在當地第2季銷量,2年內首度呈現成長。

據CNBC與南華早報(SCMP)報導,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顯示,2025年第2季,也就是4~6月期間,蘋果在中國iPhone銷量成長8%,是自2023年第2季以來,首次出現成長。

 
責任編輯:張興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