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謀吞英特爾「史詩級災難」? 台PC、伺服器供應鏈不好過 智慧應用 影音
DTResearch
MongoDB.local

高通謀吞英特爾「史詩級災難」? 台PC、伺服器供應鏈不好過

  • 陳玉娟台北

超微、NVIDIA都有暗黑的過去,很難說英特爾是否難再重登半導體王位。李建樑攝
超微、NVIDIA都有暗黑的過去,很難說英特爾是否難再重登半導體王位。李建樑攝

昔日半導體霸主英特爾(Intel)跌落神壇,面對各方為其尋求解方,外媒再加碼揭露高通(Qualcomm)有意購併英特爾的消息,引起各方揣測。

半導體業者對此表示,雖說天下沒有不可能的事,但對高通而言,排除美國政府背後因素,不僅買不起也找不到入手英特爾的理由與好處,若是如外媒揣測買下後再分拆賣,那英特爾自己來就可以進行,何必繞一大圈。

英特爾現階段最大的問題不在產品設計部門,而是晶圓代工事業,買家必須擁有挑戰台積電的實力,放遠望去沒人可接手,英特爾還是靠自己與美國政府支持,重返榮耀還有機會。

高通計劃買下英特爾的消息傳出後,引發市場一片嘩然,幾乎一面倒認為如果消息屬實,對於高通將是場史詩級災難降臨,不但太低估英特爾的價值外,也高估了自身能力,且除了財務吃力外,還有就是與蘋果(Apple)後續合作,以及來自聯發科等挑戰者追擊。

而為何會傳出高通執行長Cristiano Amon親自參與且正在評估此項購併案可行性,高通不惜一切想娶親英特爾?目前外界實在想不出什麼合理的原因,除了美國政府下指導棋,必須得救活嫡長子英特爾外,另就是相當勉強的Arm架構AI PC再起仍落敗,與Arm近年因Nuvia而有所衝突矛盾的高通,迫切想要x86架構等技術專利以切入PC市場,同時也能取得另一主力伺服器平台。

高通一己之力難吞象

但重點來了,英特爾雖然市值不到千億美元,但其成立至今56年,所累積的技術專利、品牌價值與肩負美國半導體榮耀等遠超過此估值,高通憑一己之力貪婪蛇吞象,是不可能吃下英特爾,而英特爾更不會讓買家挑三揀四,只挑好的,留下晶圓代工虧損殘局。

另或許高通與多方合作籌資入手英特爾,但也只是換個生手經營,連英特爾自己都還在努力求生,外人怎麼可能拿得出神丹妙藥能搶救英特爾。

半導體業者表示,不論是高通、台積電、GF或是投資基金等各路人馬,想買英特爾,光是來自中國、歐洲等反壟斷阻力就無解,先前英特爾想買高塔半導體(Tower Semi),最終也破局、高通原打算買下NXP也無疾而終、NVIDIA斥資400億美元購併Arm以強化平台大計也告吹,給軟銀的預付款12.5億美元未能收回,最終結果就是Arm轉向IPO,而NVIDIA取得Arm授權20年。

另在台灣也有環球晶在2020年信心宣布以約近新台幣1300億元買下德國世創(Siltronic),但最後一刻因德國政府未同意而收購失敗。

昔日半導體霸主英特爾面臨成立以來最大危機,事實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以外部環境來看,蘋果、Google等引領行動裝置與網路革命來臨,英特爾雖想力拚,但大象轉身緩慢,成為各方攻擊的最大苦主,內部則是10多年來的高層經營團隊決策失準,當年黯然離開英特爾的Pat Gelsinger,回鍋接下執行長大位後,公開點明英特爾之所以現在會落入此局勢,主要就是犯了3個災難性的決策錯誤。

英特爾3大決策錯誤

一是拒絕蘋果的合作提議,自以為x86架構可取代已在手機市場多年的Arm架構,致使Atom處理器未能成功進軍手機晶片市場;二是取消由其發起的Larrabee研發,錯失AI與GPU發展大好機會;三是先進製程技術未能全面開放給外部客戶,以生產自家產品為優先的態度,錯失了在晶圓代工力阻台積電坐大的機會。

事後諸葛只能說英特爾大過小錯不斷而引發連鎖效應,如2006年僅以6億美元的價格將 XScale處理器售予Marvell,以及力圖顛覆無線通信的WiMAX,完全遭傳統電信產業封鎖,WiMAX鉅額投資打水漂,還有針對供應鏈的平板、手機平台的鉅額補助等細數不完。

最關鍵的還有10、14奈米製程延宕,英特爾於2014年推出14奈米製程後,至2019年下半推出Ice Lake處理器後才進入10奈米世代,內部決策方向雙頭馬車等,致使之後的製程技術停滯不前。

而此時另一邊戰場則是峰火連天,台積電與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的蘋果iPhone晶片大戰,台積電於iPhone 6世代開始分食三星訂單,更以InFO技術拿下iPhone 7大單,跟著蘋果盛世來臨,台積電也開啟了高速成長,飆升的營收與獲利表現支撐鉅額的資本支出。

對比之下,英特爾過往優勢不再,當高市佔、高毛利的處理器平台遭對手入侵,連帶也影響自家製程技術推進與產能分配,導致了英特爾節節敗退。英特爾財務長就曾表示,晶圓代工成本結構是無法與台積電競爭。

最大關鍵在於美國政府態度

半導體業者認為,設計與代工都相當重要的英特爾,已經大到不能倒,也沒人單一廠商吞的下,誰入手都只是一場自我毀滅災難,活下去或是打包出售,最大關鍵是美國政府態度。

日前英特爾也才揭露多項改造大計,包括晶圓代工事業獨立為子公司,未來將可引進外部資金;延後德國和波蘭建廠計畫2年,馬來西亞建廠計畫則會完成,但正式啟用時程則視市況與產能利用率而定,美國多項擴產計畫則不受影響;2024年底前「縮減或退出」全球三分之二的據點;出售Altera部分持股;規劃將簡化x86產品組合。

好消息則是AWS將採用Intel 18A製程生產AI晶片。英特爾現已展現強勁求生意志,至少產品設計部門可望迎來獲利回升,受益新一代PC平台委外台積電3奈米製程代工,在效能、功耗等方面擊退高通來襲,可望逐步奪回流失版圖,晶圓代工同時也撙節成本、集中在美製造火力,同時推進製程技術,並取得美國政府與美系大廠支持。

回顧過往,2006年購併ATI未收效,代工及設計分家也無力回天的超微(AMD),直至2019年靠著英特爾仍陷亂流,以及自家Zen架構設計與7奈米以下擁抱台積電的決定才翻紅。而NVIDIA雖穩拿獨立PC顯示卡8成市佔,若非近年2次礦潮帶來暴利,接著生成式AI應用終起飛,高價AI GPU供不應求,深耕10多年的CUDA等AI技術應用也還苦陷燒錢黑洞。

超微、NVIDIA都有暗黑的過去,誰說英特爾無法再重登半導體王位?半導體業者更直言,英特爾落難,與其合作數十年的台PC與伺服器龐大供應鏈,甚至是全球相關產業都不好過,英特爾至少還是念情份、講道理的大廠,一旦遭其他業者收購,供應鏈生存遊戲規則也將大變動。


責任編輯:陳奭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