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英特爾分家這麼難?五大處境拆不了 智慧應用 影音
DFORUM
DForum1101

為何英特爾分家這麼難?五大處境拆不了

  • 陳玉娟新竹

半導體業者認為,大家都對英特爾分拆大計比手劃腳,但英特爾絕對早已尋求多方意見及可行性,最新宣布的轉型大計已是現下最適切方案。法新社
半導體業者認為,大家都對英特爾分拆大計比手劃腳,但英特爾絕對早已尋求多方意見及可行性,最新宣布的轉型大計已是現下最適切方案。法新社

備受關注的英特爾晶圓代工事業(Intel Foundry)去留結果暫時底定,執行長Pat Gelsinger公布40多年來的首次重大轉型策略。

半導體業者認為,大家都對英特爾分拆大計比手劃腳,但英特爾絕對早已尋求多方意見及可行性,最新宣布的轉型大計已是現下最適切方案。

事實上由過往各大企業內部設計、代工拆分各種例子,顯見分家多麼不容易,如宏碁、友訊、華碩,再到超微(AMD)等,英特爾的拆分難度完全破表。

繼IDM 2.0及裁員等策略後,Pat Gelsinger面對最為急迫的晶圓代工事業鉅額虧損,終再進一步揭露多項改造大計,包括先前已進行內部分拆,與設計部門財務各自獨立的晶圓代工事業,將獨立為子公司,未來將可引進外部資金。

同時也延後德國和波蘭建廠計畫2年;馬來西亞建廠計畫則會完成,但正式啟用時程則視市況與產能利用率而定;美國多項擴產計畫則不受影響。

另也將規劃在2024年底前「縮減或退出」全球三分之二的據點,出售Altera部分持股,產品研發策略方面,也規劃將簡化x86產品組合。

對於英特爾整頓大計能否止血,目前市場多保守看待,認為完全分家才是解方,擺脫虧損包袱方能拉升競爭力。

半導體業者則認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英特爾走下神壇非一朝一夕形成,Pat Gelsinger回鍋上任後已盡力。甚至業界也傳出在先前全球業務行銷大會上,Gelsinger向在場員工單膝跪地,坦言英特爾所面臨的難關及自已與經營團隊正在努力,希望齊心合力一同走出谷底。英特爾對此沒有回應證實。

大家都對英特爾分拆大計比手劃腳,但為什麼英特爾無法對晶圓代工斷捨離?

半導體業者表示,以英特爾所面臨處境來看,張忠謀也救不了營運、梁孟松也難成救世主,助力拉升製程技術,英特爾最新宣布的轉型大計已是現下最適切方案,其身陷矛盾與衝突環環相扣的五大艱困處境,完全進退兩難。

包括1. 晶圓代工組織規模巨大、2. 相關製程技術專利價值連城、3. 肩負美國拿下半導製造話語權重任、4. 大客戶大單都在台積電手上且搶單困難,5. 最後則是天價估值,但在晶圓代工未見顯著市佔與競爭力表現。

簡言之,美國自家親生兒,絕不可能由其他國家或非美系投資機構買下,在商言商,投資機構或是美系企業也絕不想重金入股英特爾晶圓代工,挑戰市佔超過6成的台積電。

半導體業者進一步指出,宏碁集團20多年前就面臨品牌、代工衝突而導致虧損的困境,當年IBM、戴爾(Dell)與惠普(HP)等釋單壓力下,因此在2000年不得不啟動分家大計,分割成「宏碁」、「明基電通」與「緯創」三大集團。

「親兄弟明算帳」,三大集團一路走來歷經產業起伏與重大營運危機,切割清楚後找到營運方向各自安好,而友訊與明泰則是風波不斷。

另一分家案例還有華碩,也是迫於代工客戶壓力而拆分,2007年宣布分家、2008年完成,但品牌與代工誰值錢及後續兄弟爬山各自努力的營運壓力,都讓華碩、和碩各自都有心結,而今華碩仍是和碩大股東,每年仍取得優渥投資收益,雙方總部僅隔著一道牆,歷經多年才完全切割乾淨。

而在半導體領域,分家更是艱難,現在看超微成功上演逆轉秀,但在谷底時間長達10多年,2006年重金購併ATI後,就此陷入虧損谷底,歷年多項出售案看似解決欠債燃眉之急,但之後超微營運卻依舊未見起色,屢次錯失逆轉機會。

超微直至2014年時任營運長的Lisa Su坐上執行長大位,在其多次重整下,超微營運才緩步回復正軌,首先把DT晶片組設計委外祥碩,讓超微組織更為輕盈、研發進程加快與成本撙節。

而讓超微產品起死回生的關鍵有三,除了英特爾出現重大製程延遲危教導致處理器缺貨,以及Jim Keller等團隊將CPU架構大幅改造有成,促使Ryzen系列效能表現與銷售亮眼外,逆轉推手就是7奈米以下製程擁抱台積電,與GlobalFoundries重新談判晶圓供應協議,擺脫製程技術與良率表現劣勢。

半導體業者就表示,相較業界分家例子,英特爾的拆分計畫加入了地緣政治因素與國家戰略就更加複雜,專利與製程技術更是價值連城,大到不能倒的英特爾,正想方設法尋求出路。

基本上晶圓代工事業已不是其資產,而是美國政府的,因此現階段不會出售且掌握權仍在英特爾或背後的美國政府手上。

另外就是放眼望去也沒有業者買得起,買了也沒用,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地位難以撼動,現下英特爾的子公司獨立方案先行。

接下來二、三線聯盟也是突圍方法,同時瘦身集中生產與研發火力在美國本土製造據點後,承接美系與政府標案,逐步虧損收斂,再加上產品設計委外台積電,重新奪回流失市佔與利潤後,逐步恢復元氣。

值得一提的是,英特爾艱困求生記,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晶圓代工傷痕遍體,至今也找不到對抗台積電的策略,敵人的敵人是朋友,未來或有可能與英特爾合作以止血。

責任編輯:陳奭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