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關稅蘋果」下一步? Mac供應鏈兩大方向應對
蘋果(Apple)獲美國政府豁免,產品可全部免關稅,各界則高度關心,此豁免是否影響蘋果供應鏈分散進度?
目前相關蘋果供應鏈則回應,如果以Mac系列電腦來看,有兩大方向:供應鏈據點持續遷往東協、繼續強化自動化。
熟悉蘋果Mac電腦供應鏈人士透露,客戶仍持續將生產線轉往越南,方向不變,除已量產機種外,開發中機種也規劃轉移。
值得留意的是,蘋果也進一步更高度要求供應鏈得強化自動化生產,並明確指出「若不自動化就沒訂單」。此做法能有效提高產品良率,即使在不同廠區生產,然對供應鏈來說,卻是個痛苦過程,因為初期導入自動化的成本,必須自行吸收。
蘋果宣布未來4年在美國投資金額,從原本5,000億美元,增加至6,000億美元,也換得美國總統川普公開宣佈,豁免蘋果產品的加徵關稅。
這是否也意味,蘋果在中國生產的產品,不用被加徵關稅?供應鏈表示,目前尚不知美國關稅的細節,一切都處於動態調整狀態,客戶分散生產的方向並未改變,Mac、iPad、AirPods在越南生產,而iPhone在印度生產。
蘋果供應鏈業者表示,目前尚不知美國關稅的細節,一切都處於「動態調整」狀態,然客戶分散生產的方向並未改變,Mac、iPad、AirPods在越南生產,而iPhone在印度生產。
業界人士指出,客戶分散生產方向不變,但腳步快慢勢必會因應時局做調整。
業者指出,蘋果早已有分散生產規劃,只是推動力道不強,直到2024年開始逐漸清晰,尤其在川普勝選後,動作更明顯。
廣達是蘋果Mac電腦的主力供應商,2023年宣布成立越南子公司,並在越南南定(NamDinh)的美順(My Thuan)工業區取得土地,在當年開始發包動工設廠,2024年又宣布增資越南子公司5,000萬美元。
Mac供應鏈指出,廣達、鴻海等廠都已經在越南為蘋果開始生產Mac,初期比重仍低,然後續可望增加。據悉,除2024年已量產機種外,正在開發的新機種,也規劃轉移到越南組裝生產。此也符合供應鏈期望,讓各廠區都能提高稼動率來盡快獲利。
相較於EMS,蘋果對零組件的態度將較為彈性,零組件在海外設置生產據點的比重低,且實際生產比重更低,業界也表示,客戶並未要求將原本運往中國組裝的貨轉往越南,然多數廠商仍配合在越南設廠,因應其他品牌廠需求。
然而蘋果對零組件的要求,是要「提高自動化比重」,除了將大幅降低生產線的勞工人數外,也提高產品生產良率。蘋果也告知零組件廠,此做法可降低生產成本,然業者表示,除非量大,才有機會降低成本,且初期的導入成本,必須自行吸收,對毛利率會是考驗。
業者分析,此也是蘋果在分散生產的策略,確保不同廠區即使採用不同勞工,都能盡可能地維持一定的生產良率。業界分析,這也代表,蘋果即使被美國政府宣布豁免關稅,仍會持續分散生產的方向。
NB目前在豁免清單內,各品牌廠在中國以外生產的比重,仍在起步階段,後續是否提高,需視232條款及川普政府對中國關稅的稅率而定,普遍來說,整體NB銷往美國的比重約3成,分散生產的比重也頂多3成。其中蘋果較高,其銷美比重達47%。
責任編輯:何致中
修訂與更新
修改第六段內容。 (2025/08/12 15:18)
- 川普罕見施壓陳立武立即辭任英特爾CEO 中國投資背景恐惹華府不快
- 「赴美投資豁免」成救命符 川普出招倒逼台廠加速搶進
- 川普半導體關稅出重手 供應鏈洗牌與「美國製造」背後代價
- 台封測鏈可望暫避半導體關稅 赴美關鍵「底牌」成兩難
- 對等關稅、晶片關稅雙掐喉 台廠如何借鏡?
- 川普促成「友敵」同寢奧斯汀 蘋果與三星打造新型感測晶片
- 赴美投資無回頭路 劉鏡清:台灣不關廠就不算產業外移
- 蘋果享半導體關稅豁免 鴻海等果鏈同步受惠
- 蘋果承諾加碼1,000億美元投資美國 強化美國本土製造與研發
- 封測雙雄角力美國市場? Amkor決心建廠、日月光鬆口積極評估
- 中國為何約談NVIDIA? 川普政府正研擬「出口管制2.0」
- 半導體關稅風暴迫近 傳三星、SK海力士急拉隊友求豁免
- IC漲價函嚇傻中系客戶 TI大規模漲價涉6萬料號
- 三星、SK海力士雙龍難敵地頭蛇 半導體最惠國待遇只是幌子?
- 川普宣布對進口晶片課徵100%關稅 在美投資企業可豁免
- 晶片百年大回歸 環球晶圓偕蘋果點亮「美國製造」
- 豐田汽車下修年度營益預測 美國關稅影響完整納入
- OpenAI響應白宮AI行動計畫 推1美元企業版ChatGPT供聯邦政府
- 晶片100%關稅風險不減 Sony仍上調年度財測
- 關稅衝擊降低本田調高獲利預期 中止開發大型電動S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