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在美加碼 美系晶片大客戶分攤成本責任難逃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在白宮高調宣布,未來台積將在美國擴大投資建設,投資額度將增加1,000億美元,其中包括數個晶圓工廠,以及兩座先進封裝廠區和一座研發中心。
外界普遍認為,這是為了避免美國政府未來對台積電的晶片實施課稅的配套作為,同時,也滿足了川普對於增加本土科技製造業工作機會的政見主張。
然而,在記者會當中,川普內閣對於前任政府的晶片補貼法案,仍抱持相對負面的看法,這波投資要取得美國政府挹注恐怕並不容易,成本責任的分攤,勢必會落在各大美系晶片客戶的頭上。
台積在過去的法說會上就曾透露,基本上全球客戶都已經願意接受,投片在各國廠區所需要付出的額外成本。
這意味著,美國廠區的高額成本,在地客戶是願意一同分攤的,像是蘋果、超微(AMD)、NVIDIA、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等。
如果要配合美國政府的政策而在本土投片,就得付出更高的價格,而現在台積電宣布要投入1,000億美元鉅資,來大幅擴充產能,在沒有美國政府的額外補貼下,每多開一些產能,美系晶片業者就需要為這些產能多買單一些在美投資的成本。
當然,也有許多市場人士觀察到,其實台積這次和美國共同宣布的投資協議,除了投資的額度和要建置的廠區之外,其實並沒有定下任何的「時間表」,如外媒傳出的4年時程,在最終的記者會上根本沒有被提到。
那在沒有時間壓力的情況下,整個投資協議看起來,更像是提前把未來長期的投資計畫先公布出來,但實際的投資擴產節奏,除了滿足川普政府的需求之外,也會因應客戶的真實需求去做調整,若是完全按照先前既有的美國擴產進度走,也不算是違背和川普政府的協議。
對於各大美系晶片業者來說,接下來需要將多少晶片放在美國本土製造,將會是一個值得仔細考量的問題。
雖然在美生產勢必會有成本大幅攀升的狀況,但如果真的只是做做樣子,僅少量在美國投片,也很有可能會讓現在新的白宮政府感到不滿,提高自己的「本土製造」分數,是刻不容緩的目標。
未來台積電在美國的擴產進度快慢,很大一部分會是由這些美系晶片大廠的實際需求來決定,業界人士直言,從現狀來看,已經和川普做出投資承諾的蘋果(Apple),應該會是推動相關需求的主力客戶之一。
業界預估,考量到在美投片的產品肯定會有更大的成本壓力,各大美系客戶會在美國投片的應用,可能還是會先排除大宗消費性電子產品,資料中心或伺服器等應用所需的高效運算(HPC)晶片,應該會是首要目標。
除了對價格的敏感度相對沒這麼高之外,這些應用相對比較有機會在美國本土或是北美洲地區,完成整體裝置的組裝工作,不會有跨地區運送的額外成本,加上雲端AI的高效運算現在也有安全性的需求在,都使得HPC晶片成為在美投片的首要選擇。
責任編輯:何致中
- 中國關稅反制暴露汽車晶片依賴美現況
- 以美日關稅談判經驗為鏡 李大中:台灣應以小博大、審時度勢
- 川普汽車關稅來襲 美車廠恐增千億美元成本
- 關稅大刀出鞘 蘋果軟硬面雙傷
- 中國邀Tesla等20家美企談報復關稅 稱以理性聲音回應
- 川普稱對等關稅仍適用所有國家 墨國考慮加入美對中課稅陣營
- 面對川普加徵關稅 福斯汽車考量在美投資
- 評析:美擇機兩會前再施壓 中國「現代祖沖之」能解圍?
- AI拉貨電子業無淡季 台廠因應川普新政調整配貨
- 攜手阿里能挽蘋果中國頹勢? 現實可能很殘酷
- (台積電2025股東會)赴美投資5年全實現? 川普:Mr. Wei just do your best
- 蘋果基本盤穩、供應分散 業者看淡關稅影響
- 車鏈業者:加墨零件免收關稅為假豁免、真扼殺
- NVIDIA不願放棄中國市場 川普硬拉上中美談判前線
- 搶運150萬支iPhone 傳蘋果施壓印度機場加速空運
- 評析:美國關稅大棒重擊 電子五哥能撐多久?
- 因應川普關稅海嘯 行政院公布供應鏈支持方案
- 軟銀集團擬在美國打造AI園區 鴻海等台廠傳納入合作對象
- 楊金龍解讀川普2.0:美國很需要台灣晶片
- 台積在美加碼 美系晶片大客戶分攤成本責任難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