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在美加碼 美系晶片大客戶分攤成本責任難逃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在白宮高調宣布,未來台積將在美國擴大投資建設,投資額度將增加1,000億美元,其中包括數個晶圓工廠,以及兩座先進封裝廠區和一座研發中心。
外界普遍認為,這是為了避免美國政府未來對台積電的晶片實施課稅的配套作為,同時,也滿足了川普對於增加本土科技製造業工作機會的政見主張。
然而,在記者會當中,川普內閣對於前任政府的晶片補貼法案,仍抱持相對負面的看法,這波投資要取得美國政府挹注恐怕並不容易,成本責任的分攤,勢必會落在各大美系晶片客戶的頭上。
台積在過去的法說會上就曾透露,基本上全球客戶都已經願意接受,投片在各國廠區所需要付出的額外成本。
這意味著,美國廠區的高額成本,在地客戶是願意一同分攤的,像是蘋果、超微(AMD)、NVIDIA、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等。
如果要配合美國政府的政策而在本土投片,就得付出更高的價格,而現在台積電宣布要投入1,000億美元鉅資,來大幅擴充產能,在沒有美國政府的額外補貼下,每多開一些產能,美系晶片業者就需要為這些產能多買單一些在美投資的成本。
當然,也有許多市場人士觀察到,其實台積這次和美國共同宣布的投資協議,除了投資的額度和要建置的廠區之外,其實並沒有定下任何的「時間表」,如外媒傳出的4年時程,在最終的記者會上根本沒有被提到。
那在沒有時間壓力的情況下,整個投資協議看起來,更像是提前把未來長期的投資計畫先公布出來,但實際的投資擴產節奏,除了滿足川普政府的需求之外,也會因應客戶的真實需求去做調整,若是完全按照先前既有的美國擴產進度走,也不算是違背和川普政府的協議。
對於各大美系晶片業者來說,接下來需要將多少晶片放在美國本土製造,將會是一個值得仔細考量的問題。
雖然在美生產勢必會有成本大幅攀升的狀況,但如果真的只是做做樣子,僅少量在美國投片,也很有可能會讓現在新的白宮政府感到不滿,提高自己的「本土製造」分數,是刻不容緩的目標。
未來台積電在美國的擴產進度快慢,很大一部分會是由這些美系晶片大廠的實際需求來決定,業界人士直言,從現狀來看,已經和川普做出投資承諾的蘋果(Apple),應該會是推動相關需求的主力客戶之一。
業界預估,考量到在美投片的產品肯定會有更大的成本壓力,各大美系客戶會在美國投片的應用,可能還是會先排除大宗消費性電子產品,資料中心或伺服器等應用所需的高效運算(HPC)晶片,應該會是首要目標。
除了對價格的敏感度相對沒這麼高之外,這些應用相對比較有機會在美國本土或是北美洲地區,完成整體裝置的組裝工作,不會有跨地區運送的額外成本,加上雲端AI的高效運算現在也有安全性的需求在,都使得HPC晶片成為在美投片的首要選擇。
責任編輯:何致中
- 川普高效率爭取台積電擴大投資 拜登晶片法黯然失色?
- 川普對台晶片發難 台積身處美國製造浪尖上
- 傳川普要求墨西哥對中國進口商品徵關稅
- 鴻海看關稅變局 劉揚偉籲留意市場是否萎縮
- 美國消費者對電動車興趣 降至6年新低
- 陳其宏:關稅變化愈走愈緩和 匯率使出兩招就可控
- 屋漏偏逢連夜雨 評析:台廠苦日子要來了嗎?
- 半導體關稅陰影下 台灣貿易投資中心於福岡揭幕
- 白宮證實對中關稅145% 川普:有轉型問題但深具信心
- 中國汽車產業整軍應戰 央企送作堆、外資找伴取暖
- 解析陳立武「小而美」晶圓代工戰略 睡獅英特爾何時甦醒?
- 川普盼TikTok交易於期限前達成 已成中美談判籌碼之一
- 川普稱汽車關稅在即 暗示部分國家有望減免對等關稅
- 阿聯高官傳將訪美 爭取放寬高階晶片管制
- 美國關稅大刀亂揮 下游電子關注二層面
- 川普高壓籠罩半導體 郭智輝給信心、加碼點名「星」商機
- Tim Cook到白宮見川普 恐是為了iPhone關稅
- AI伺服器組裝未必外流 航空貨運加值廠房拚年底完工
- 中國駁斥荷蘭防長中國竊取半導體技術言論 籲公正看待中國
- 面對川普關稅變化球 神達控股揪團打群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