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椽真:台積電2奈米良率真實情況? | AI大神吳恩達:台灣滿手好牌 | DeepSeek暴露中國AI晶片硬傷
早安。
最近有關台積電2奈米製程的試產良率受到不少關注,DIGITIMES分析師林俊吉表示,台積電2奈米產線的良率將依不同產品而有所差異,晶片尺寸越大,良率越低。例如,蘋果iPhone所用處理器在進入量產前,其試產良率通常需達到70-80%;而Nvidia的資料中心AI GPU晶片,良率標準則為50-60%。
截至2025年第一季,台積電在新竹寶山的20廠第一期(P1)為唯一投入生產的2奈米廠,其月產能約為4,000至5,000片。另一座位於高雄的2奈米廠——22廠P1——將於2025年下半年陸續開出。有關林俊吉分析師的完整說法,請見此。
人工智慧先驅吳恩達於DIGITIMES在台北主辦的AI Expo開幕日發表演說,向台灣傳達重要訊息。他指出,台灣擁有發展AI的獨特優勢與急迫機會,應把握時機,將AI技術導入社會各領域。他強調,台灣在硬體與半導體領域具備深厚實力,軟體工程人才也持續成長。他表示,在AI時代,小型團隊可憑藉技術打敗人力龐大的企業,台灣2,300萬人口的規模不應被視為限制。
他也表示,自己對台灣有深厚的個人與專業承諾,旗下兩個機構——DeepLearning.AI與AI Fund——皆已在台設有在地團隊。「我每年會來台灣三到四次,這就是其中一個原因,」他補充。
以下是今日5則科技供應鏈重點新聞摘要:
南韓最新調查指出,2024年南韓500大企業,營業利益較2023年增加66%,達73兆韓元(約511億美元),其中以半導體業表現最為突出,SK海力士(SK Hynix)、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引領南韓IT電子產業,整體實現營業利益暴增854%。
韓媒iNews 24等,引述企業資料研究所CEO Score最新報告指出,2024年南韓500大企業中,已提交決算報告的253家上市企業,總營收約2,523兆韓元,較2023年的2,384兆韓元,增加5.8%。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自重返白宮以來,累計已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20%關稅,但以2025年1~2月的中國電視出口量來看,與2024年同期相比,竟然不減反增,出口金額也小幅成長。面對關稅壓境,中國電視出口究竟是怎麼「跑」的?
川普上台後,持續揮舞關稅大刀,縱使相關政策搖擺,但對中國實施鐵腕措施,加徵20%關稅已經是板上釘釘。川普的關稅政策實施至今,對中國電視出口狀況與廠商動態影響如何?是業界關注的焦點。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3月20日表示,他要收回在2025年1月發表對未來15年內、是否有「實用量子電腦」進入市場表示懷疑的言論。
當時黃仁勳的一席話,讓許多量子新創公司股價崩跌。現在黃仁勳發現,量子科技的持續發展其實對NVIDIA的晶片銷售有利,兩者可以合作,在量子技術協助下,讓古典電腦變得更好。
每年春天,蘋果(Apple)都會召集100名最具影響力的高層,前往蘋果總部附近的一個絕對保密的地點,決定這家科技巨擘如何走出下一步。毫無懸念的是,2025年會議桌上的焦點,正是蘋果近幾年最大的燙手山芋:Siri。
當其他大型科技公司紛紛在AI資料中心上投入重金時,蘋果卻一直置身事外。如今情況卻發生變化,蘋果似乎意識到自己需要投身AI資料中心領域的競爭。尤其是在3月初蘋果官宣AI強化版Siri跳票後,蘋果AI的領導力備受質疑。
DeepSeek滿血版、蒸餾模型差很大 暴露中國AI晶片硬傷
中國已有近20家本土AI晶片業者宣布完成適配DeepSeek蒸餾模型,然而,實際上宣布完成適配滿血版DeepSeek模型的AI晶片業者,目前僅寥寥幾家,這也反映了中國AI晶片的實況。
截至目前為止,華為、寒武紀、摩爾線程以及百度昆侖晶片等業者表示,已完成滿血版DeepSeek模型的相容,然而,更多中國AI晶片業者「號稱完成」適配的是蒸餾模型,而非滿血版。
責任編輯:陳奭璁